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宁波十月份商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1-11-23 02:5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商务厅

十月份,我市商贸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9.7%,居全省第二位;限上批零业销售增长18.5%,居全省第七位。
一、商贸经济运行特点
(一)消费市场运行良好。十月份,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6.47亿元,创历年单月新高,同比增幅为23.8%,创三年来新高。各县(市)区均实现了较快扩张,其中江东和宁海增幅超过30%。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60.3%、21.9%、10.6%和20.0%,批发业继续快速扩张;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和乡村分别增长25.4%和15.4%,城乡差距仍未得到改善;按规模分,限上和限下分别增长23.9%和23.7%。
图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增长情况(%)
(二)节日消费势头强劲。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市商家倾力促销,带动了节日市场的繁荣,人们纷纷外出购物、旅游和休闲,各大百货商场、连锁超市和酒店人气旺盛,生意红火,业绩全线飘红,增幅喜人。餐饮业方面,由于天气作美,游客增多,以及宁波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等原因,列入监测的9家住宿餐饮企业7天共实现营业额2888.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2%,这是近年来黄金周餐饮业首次大幅增长,宁波特色菜龙头酒店之一的石浦海鲜饭店表现尤其出色,增幅达到34.2%,宁波大酒店、奉化大酒店等也表现不俗。百货业方面,国庆期间,各大百货商场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人气商机,市民外出购物十分踊跃,有的商场人满为患。9月30-10月6日,列入监测的12家百货商场销售总额达2.95亿,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同比增幅达到16.9%。连锁超市方面,列入监测的8家重点超市,共实现营业额2.598亿元,同比增长8.6%,是近年来黄金周超市消费少见的较大增幅,而且8家重点超市全部实现正增长。
(三)零售业绩稳步攀升。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分类情况看,十月份我市合计增长25.7%,其中:黄金周掀起副食品类消费高潮,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同比增长32.8%,比累计增幅高出17.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13.8%,同时由于人们对饮食等品质追求逐渐提高以及物价高位运行等因素作用,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22.5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由于市场波动剧烈,投资价值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导致避险资金不敢贸然入市,零售增幅较前期有所降低,更是比去年同期降低35.1个百分点;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日益提升,再加上近期中药价格快速上涨等因素作用,十月份中西药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7.5%,比去年同期提高19.6个百分点;而建筑装潢及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了较好的零售业绩,分别增长58.7%和46.0%。
图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分类增长情况(%)
(四)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稳中略降。今年以来,我市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偏高,但随着货币信贷投放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社会总需求增速有所放缓,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充裕以及翘尾影响逐步下降,物价过快上涨的动力有所减弱。根据宁波城市调查队监测数据显示,十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为104.4,环比指数为99.6,价格总水平比上月略有下降。其中,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环比指数分别为99.1、98.9、99.4和99.8,价格均比上月略有下降。
(五)菜篮子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旺盛。十月,正是农产品收获季节,从总体看,市场货源丰盛,除水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外,大部分产品呈下降态势。其中:随着气候转凉,畜禽生长状态良好,生猪货源充足,价格环比下跌5.8%,家禽销量环比增长17.4%,随着产蛋量增加,禽蛋价格环比下跌9.4%;由于国庆长假等因素,水产品销量环比增幅达25.2%,同时,由于中高档水产品增加,加上捕捞成本上涨,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12,4%,同比上涨近3成;南北各省时令蔬菜到货较多,特别是内蒙古土豆大量倾销,地产叶菜类货源丰裕,蔬菜交易旺盛,但货多销量未必增加,荤菜增素菜减,此长彼消也属正常,价格环比下跌3.5%。
二、分析及预测
(一)消费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从市场运行的季节性来看,随着圣诞节、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的到来,特别是各大商场将陆续迎来周年店庆,各类促销活动接踵而至,甬城将迎来消费新高潮。但从宏观大环境看,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美国经济复苏疲软、局部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市场持续健康运行,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二)年末车市或将疲态。自十月起,国家调整汽车节能惠民政策,愈九成规定的新一代“节能车”仅为原先补贴车型总数的11.5%。依靠政策的旺销已是强弩之末,一些中低端品牌年底的销量已于九月底前被“透支”,销量大幅回落。与一些节能型汽车受政策影响相比,中高档车所受的冲击相对较少,在价格上也难以再大幅让利。而受房市冷清等因素影响,进口车在今年下半年宁波车展以后,销量出现了反弹,同时进口车本身降价的空间就不大,厂家对年底冲量的目标也不如中低档车高,基本上是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因此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综合各类因素,年末甬城车市销售或将疲态。


附件1
2011年10月宁波市各县(市)区社零排行
单位:亿元
序号
城市名称
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
增长%
增幅名次排序
1
全 市
186.47
23.8
2
海 曙
35.23
32.9
1
3
江 东
16.21
16.7
10
4
江 北
9.51
17
9
5
北 仑
9.75
21.8
6
6
镇 海
7.05
26.7
3
7
鄞 州
22.43
24.3
5
8
象 山
11.66
16.2
11
9
宁 海
10.24
30.2
2
10
余 姚
23.23
19.5
7
11
慈 溪
32.43
26.4
4
12
奉 化
8.56
17.9
8


附件2
2011年1-10月宁波市各县(市)区社零排行
单位:亿元
序号
城市名称
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
增长%
增幅名次排序
1
全 市
1620.38
18
2
海 曙
268.95
18.8
3
3
江 东
142.94
16.5
9
4
江 北
100.07
16.4
11
5
北 仑
85.85
19.3
2
6
镇 海
63.97
17.5
6
7
鄞 州
213.36
19.8
1
8
象 山
99.06
16.5
9
9
宁 海
86.36
18.3
4
10
余 姚
206.52
17.1
7
11
慈 溪
271.61
17.7
5
12
奉 化
76.45
16.8
8


附件3
2011年1-10月浙江省城市限上社零排行
单位:亿元
序号
城市名称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增长%
增幅名次排序
1
杭 州
1421.83
18.0
9
2
宁 波
902.50
19.2
6
3
温 州
628.68
21.8
2
4
嘉 兴
303.49
17.7
10
5
湖 州
172.55
18.2
8
6
绍 兴
419.10
15.9
11
7
金 华
395.50
20.0
5
8
义 乌
132.99
13.2
9
衢 州
79.18
20.5
3
10
舟 山
65.21
20.1
4
11
台 州
309.96
18.9
7
12
丽 水
87.47
29.5
1


附件4:
2011年三季度长三角城市社零情况
单位:亿元

序号
城 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 长%
1
上海市
4973.23
11.6
2
南京市
1961.26
17.9
3
杭州市
1839.58
18.0
4
宁波市
1433.92
17.3
5
无锡市
1556.02
17.5
6
南通市
1089.96
16.9
7
绍兴市
732.85
17.3
8
嘉兴市
693.93
18.2
9
常州市
899.99
17.3
10
台州市
801.70
17.4
11
扬州市
614.28
17.7
12
湖州市
439.48
17.9
13
泰州市
464.27
16.9
14
镇江市
478.00
17.5
15
苏州市
2053.20
17.6
16
舟山市
182.32
18.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