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品牌 培育开放型经济环境优势 |
||
|
||
围绕提升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竞争力,近年来,下城区外经贸局从做优环境入手,一方面,不断建立完善各项服务客商、服务企业的工作机制、工作举措,在开放型经济工作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下城服务”,并使“下城服务”成为全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的一大招商品牌;另一方面,积极建立完善区街联动工作机制,促进街道开放型经济工作高效运转。
一、坚持以服务促招商,努力打响“下城服务”这个招商品牌
环境是招商之本,围绕提高中心城区的招商引资竞争力,我局坚持从服务入手,创造下城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服务促招商。一是以“下城服务”赢得了“高端项目”。在获取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利宝保险有意在杭设立浙江总部的投资信息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外商取得了联系,主动出击,在招商政策扶持、办公场所选择和企业高管生活配套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和帮助,使该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前期手续。透过我局招商人员的优质服务,企业看到了下城良好的发展环境,最终选择在我区落户,成为浙江省成立的第一家外资财产保险公司。为感谢我局招商人员的优质服务,利宝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邓伟祥先生还专门致函区政府,对我区提供的大量服务和协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继美国利宝保险公司落户后,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跟踪服务,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兴业银行浙江总部以及金盛人寿保险公司也成功落户我区,去年落户我区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了3家,截止目前,全区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共有16家。总投资达30亿元、建筑体量占到创新创业新天地整体项目体量近二分之一的京明综合体项目,在我局的积极努力下,经过多次与市规划、国土、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全程帮助企业办理工商、税务等相关事务,该项目也于去年9月份成功落户。京明综合体项目的落户标志着历经三年努力的创新创业新天地项目迈入了开发建设的实质性阶段,为创新创业新天地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以“下城服务”创造了“下城速度”。去年落户我区总投资超过3亿美金的九龙仓中烟地块项目,在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与下,外经局干部全力以赴,从项目立项、外资报批、工商注册、外管结汇等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全程式、高效率的服务,仅两个月时间,一期1.29亿美金就顺利到资,其中,从区外经局审批到通过商务部备案仅用了三天半时间,成为全市资金到位速度最快的外资房地产项目,办事效率之高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和企业方面的高度认可。三是以“下城服务”推动了“以商引商”。建立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省、市属下放企业等重点企业定期走访服务机制,定期举办金融服务业、世界500强企业等专题交流午餐会、企业联谊会。通过主动上门服务为我区赢得了大量有意增资、再投资的企业信息,促进了招商工作的开展,杭州银行、杭州联合银行、杭报传媒等一批“以企引企”、省市属企业二次招商项目纷纷落户,银泰百货、杭氧填料等一批大型企业也不断增资,其中,银泰系项目五年来数次增资,总投资额达到1.92亿美元。
二、坚持高效服务街道,促进全区开放型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统筹全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牢固树立街道、部门“一盘棋”思想,努力为街道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建立完善开放型经济例会制度。坚持每月组织召开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专题会议,并邀请区主要领导参加,指导协调街道大项目推进,研究解决开放型经济工作难题,并部署下一步工作。2010年,在全区统一协调下,银泰电子商务、85℃、金融仲裁院、浙商基金、光大金控、新湖控股、南天邮电、晟欧软件等一批重点项目得以顺利推进。二是积极为街道搭建招商平台。积极帮助街道“走出去”招商,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举办专题招商活动;积极为街道参与省、市、区举办的各类招商活动创造条件,加强街道招商宣传力度,促进街道招商项目的签约落地;对于重点招商项目,坚持区街联动招商。三是建立服务街道“一对一”工作机制。在年初将开放型经济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街道的同时,我局坚持每月对街道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于排名靠后的街道,组织相关科室及时上门走访,了解街道实际情况,积极帮助街道破解难题,在我局“一对一”的服务下,各街道开放型经济工作整体实现了稳步发展。四是建立了联络员工作机制。在全区八个街道均设立了外经联络员、外贸联络员、外包联络员、楼宇信息员,并通过定期召开各类联络员工作例会,及时通报、布置重点工作,形成了全区上下快速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建立联络员工作机制,在政府和企业间也架起了一张快速互动的沟通服务网络。五是开展全方位的业务培训。每年都组织召开多层次业务培训活动,提升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如2010我局就先后组织全区外资招商、楼宇经济、外贸外包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在提升理论知识的同时,我局还通过借调街道招商人员到区招商中心挂职锻炼,在驻沪办工作人员带领下开展敲门招商等实战培训方式提升年轻招商人员的实战能力。
三、坚持做优内部环境,积极为企业的做大做强保驾护航
从完善各项服务机制、强化各项服务举措入手,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一是主动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围绕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2010年以来,我区大力推进楼宇社区化建设,推广建立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和党群建设五进楼宇,全区已有9幢楼宇建成标准化的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并建立开通了网上楼宇综合服务中心,覆盖全区楼宇企业。针对金融危机以来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现状,我区率先建立开通了“技术壁垒应对110”全省首家基层工作站,加强外贸风险预警。为抢抓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协助辖区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发展,我区积极组织协办了美国大休斯顿地区暨中国杭州投资环境推介会。二是主动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针对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坚持为企业当好“红娘”,通过组织银企对接座谈会等活动,努力帮助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为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重点展会,帮助企业争取参展摊位, 2010年我区境内外参展共139个展会,293个摊位,与 2009年78个展会,260个摊位,同比增长55.13%,摊位同比增长12.69%。并派出专人做好华交会、广交会等展会的现场服务和后续跟踪服务工作。三是建立完善的企业服务机制。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关注,定期走访重点出口企业,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构建起政企交流的合作平台;努力优化服务环境,实行AB岗,在企业办理因公出国、加工贸易审批等业务时,从规定期限办理到现在即来即办,对于前来投资的企业,我们更是做到无节假日、全天候24小时服务,使投资企业充分感受到下城良好的服务环境,目前,全区已经建立外经、外贸、外包等多个专项企业服务机制。四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定期对省、市、区相关政策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并根据企业类型,有针对性的送政策上门;定期邀请省、市、区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政策培训,使企业能快速掌握各项新的政策内容;坚持做到各项政策快速兑现,如外贸方面,仅2010年,我区就及时兑现外贸政策补贴1000多万。全区受惠企业达90%以上,赢得企业普遍好评。
围绕进一步扩大“下城服务”这个招商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让落户下城的企业都感受到选择下城就是选择服务,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精、做细、做深“下城服务”,不断提高“下城服务”的品牌含金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