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新昌县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助推工业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11-05-31 03:1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商务厅

  新昌县是全国首批优秀科技进步示范县,近年来积极实施科技创新行动,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进步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新产品产值率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该县政企联动依靠自主创新推进转型升级的实践,被新华社记者称为“新昌现象”,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引力。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以有限资源引导和带动全社会投身科技创新创业,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创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连续5年实施十大科技攻关和十大成果推广项目,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县财政贴息力度达3-6%,对承担县内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的企业和单位,获得成功后县财政给予15-20万元补助。2010年,县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5977万元;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0.34亿元,占主营收入的2.7%,投入比例居绍兴市前列。
  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把高新技术企业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支持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拓展,引导企业实施重点技改、科技攻关、科技成果推广等项目。目前全县共有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4家企业进入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前50强,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企业。全县拥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以机械装备和生物医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创新体系建设。每年举办校企科技合作洽谈会、对接人才招聘会,支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合作,尤其是在关键领域与科研院所进行技术、人才、资金、项目多层面合作,合作形式由成果转化、联合攻关向共建研发中心、技术入股和资产重组等深层次拓展。先后建立了浙江大学新昌技术转移中心、洛阳轴承研究所新昌技术转移中心、绍兴文理学院技术转移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全县有40多家企业与国内1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创新载体53个。
  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在企业层面,实行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增强企业科研力量。目前,全县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4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5家,不少企业还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建立研发中心。2010年,全县有2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其中国家火炬计划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6项。在行业层面,精心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创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块状行业、中小企业提供各项技术服务。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创建了2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1家省级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园区层面,作为全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已入驻企业13家,新上和在研项目15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项目2项,申报专利56项。
  五、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出台新世纪人才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配套规划,设立县跨世纪人才基金,建立高级人才专家库,完善??缺人才开启“绿色通道”,建立高层次人才“绿卡”制度。每年拨出专款用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各类人才培育、奖励,对带着高新技术成果实施转化的博士或副高职称以上科技人才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创业资金补助,对企业在职培养1名博士研究生给予2万元资助,对经批准新建立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给予一次性5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全县共有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连续开展“经济发展优秀人才”、“经济发展功臣”、“十佳创新人才”等评选表彰。每年引进外地科技人员600多名,2010年全县拥有专业技术人才62064人,万人拥有量达1443人。
  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促进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掌握行业“发言权”。加大专利申请资助奖励力度,组织专利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重点企业上门服务。鼓励企业通过实施多国度、多门类国际注册,保护知识产权,在国际上培育自己的品牌,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全县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一大批运用专利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其中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单位,新和成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10年,全县申请专利1701件,专利授权1217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