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标签来袭,外贸企业需警惕 |
||
|
||
根据法国政府出台的“新环保法案”要求,法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将被强制性要求披露产品的环境信息,这其中包括要标示其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及其包装的碳含量,即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2)量在产品标签上用标签标示出来,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该法案已于2010年7月12日通过,2011年7月1日已开始试运行,试运行时间为一年。
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随着节能减排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低碳经济到来的趋势已不可抵挡,碳标签不光是一种时尚,还形成了法案。目前世界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立法,要求其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全球有1000多家著名企业将“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必需,沃尔玛、IBM、宜家等均已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碳标签。英国2007年3 月推出全球第一批加贴碳标签的产品,日本已于2011年4月开始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要求摆放在商店的农产品通过碳标签,向消费者显示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美国、瑞典、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也相继推出碳标签计划。 从碳排放到碳交易市场再到低碳化要求,全球对于碳排放的控制正在从科学考证、政治博弈过渡到规则细化和提高可行性的环节。从长远来看,碳标签的真正实施,将带动供应产业链,尤其是消费品行业,发生重大变化,会对整个产品制造与供应链形成巨大压力,是国际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以环境保护为旗号的“环境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必将越来越多,目前的碳标签制度还只是管中窥豹。 低碳化发展和转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目前如何有效应对“碳标签”制度,我市出口企业在“硬件”和“软件”上,应对能力还不是很高。 首先在硬件上,碳标签对于我市企业在实际操作上存在难度。 由于目前的碳排放标准并未指定标准检测方式,也未指明排放含量等级,因此,对于如何检测及合格标准,我市暂无指定认证检测单位能操作。因此在企业操作层面上,存在难度。此外,根据浙江省WTO事务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的介绍,即使有检测部门能检测碳排放量,此项检测费用也是相当昂贵,对企业而言,无疑会增加其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率。目前浙江省只有少数几家出口法国的企业在产品上注明了碳排放含量,但均不是通过专业检测机构检测,也就是说,目前即使表明碳排放含量的标签,其真实性、标准性仍还值得商榷。 其次在软件上,对于何为碳标签,碳标签有何影响,我市企业认知度还不够。 为掌握我市企业对碳标签的整体了解程度,我局通过我市6个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服务点,对全市重点行业的近百家企业做了情况采集, 95%以上的受访企业表示并不知道什么是碳标签,部分企业只是知晓碳标签,但均反映对出口暂无实际影响。由于目前只有法国真正实施了碳标签制度,且还是自愿形式的,而大多数采购商也并未要求我市出口企业执行此项标准,因此,我市大多数企业对碳标签的认知程度不是很高,在主动应对意识上较差。 鉴于目前应对碳标签及环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整体情况,企业、政府部门及相关中介检测机构应未雨绸缪,在多方面进行合作,实现应对相关环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联动机制: 企业方面: 1、应尽早提高节能环保意识,推进节能认证或低碳认证工作,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和形象,积极提升应对意识,利用低碳转型过程推进企业生产、运输、销售的合理化和低碳化。 2、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加大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环保、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投入力度,以特色求市场、以科技求效益,通过推广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带动和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和升级,以优质、环保、稳定的产品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博弈。 3、应合理开拓国内外市场,可通过开设专卖店、网上营销等方式千方百计拓展内贸市场,实行出口和内销的“两条腿走路”,同时大力开发新兴国外市场,以市场多元化分散发达国家“碳标签”带来的风险,避免碳标签 “来袭”时的措手不及。 4、要提高产品生产整个流程的环保性,除了要对本公司出口产品碳排放量的严控外,也要对产品生产的原材料供应等环节严格把关,使产品生产的整个生产流程均符合相关环保规定。 政府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方面: 首先,要加大培训力度及培训范围,将碳标签等最新的环境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信息及时通报企业,此外还要大力研究应对方法,使企业在应对意识上有所提升的同时,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其次,要制定相关规定,使碳标签标准或其他环境性技术标准的相关信息公开化、完整化、准确化,同时还要积极研究应对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工作,努力使应对工作衔接顺畅,保证应对效果实际到位。 中介检测机构方面: 1、积极了解国际最新技术标准,掌握其完整的检测方式。 2、研究、完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准确度,同时也要努力降低检测费用, 切实地为企业应对相关环境技术性贸易壁垒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在目前法国发布的碳标签试运行的一年时间内,以上三方应未雨绸缪,积极将应对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实现应对碳标签等环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联动机制和实际应对能力,这样即使在一年试运行之后,法国碳标签法规正式强制实施甚至被更多欧盟及其他国家采用并实施,出口企业也能自如应对,从而为外贸的转型升级和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