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倒逼嘉兴市纤维企业“走出去” |
||
|
||
目前,嘉兴市传统产业的出口型企业“走出去”还未出现“集群式”特点,不断高涨的生产、经营成本也还未成为促使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推手。但在海外市场、技术、原料等各种资源的带动下,在以贸易摩擦“领衔”的国内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在某些行业,生产企业“走出去”已初显规模。
去年,桐乡巨石集团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投资6700万美元设立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可以凭借埃及廉价、丰富的天然气供给,在海外投资玻纤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国内玻纤产品屡遭反倾销带来的负面影响,预计今明年还将继续增资。今年2月,嘉善县玻璃纤维织布厂投资60万美元与巴基斯坦当地企业合资设立国民复合材料私人有限责任公司。同样也是出于对贸易摩擦的顾虑,同时成本价格等因素也使市场大不如以前。该项目希望通过转移一部分生产来减少玻纤反倾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降低成本,同时为新兴市场的开拓做准备。过去几年中,印度、泰国、土耳其等国先后对我涤纶长丝展开反倾销调查。今年3月,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14万美元与当地合资成立桐昆集团(土耳其)化纤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涤纶化纤长丝,这个项目同样也是为了规避潜在的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后果,国内人造纤维市场的价格低迷也敦促原本从事前道生产,为土耳其客商做配套的桐昆集团决心进军下游市场。同时,土耳其作为中东乃至欧洲的纺织中心,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促成该项目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贸易摩擦引发传统产业集体“走出去”在嘉兴市历史上已不是第一次。08至09年间,欧盟、美国对我紧固件和无缝钢管的反倾销调查,由于形势严峻,一度引发海盐、平湖两地的企业集体前往东南亚考察投资环境。
嘉兴市商务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