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多重压力宁波外贸企业积极应对

发布日期:2012-03-06 05:1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商务厅

 

    过去的一年,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等,成了很多外贸企业的“心病”。在华交会上,宁波不少企业对今年的出口形势并不看好。如何应对疲软的外贸形势,通过转型重觅商机成为众多企业的头等大事。

  内外交困下外贸环境步步趋紧

  去年,整体景气度欠佳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对宁波出口企业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据宁波市外经贸局数据统计,去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981.88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出口608.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1%;进口373.56亿美元,同比增长20.8%。从全年看,进出口都呈正向增长之势,但增速的逐步放缓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增速下行更趋明显。到了今年1月份,外贸数据更让人忧心。今年1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2.05亿美元,同比下降4.8%。虽然有春节长假等因素,但不可否认,外围经济形势的衰退给宁波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对于今年的外贸走向,大部分外贸企业仍不敢轻言看好。

  在本届华交会上,不少参展企业反映,自欧债危机爆发后,国外客商的购买力下降,老外下单没有以前那么爽快,特别是价格上,讨价还价的多了。另外,鉴于汇市波动,买卖双方签订长单的意愿均明显下降,大多以接短期订单为主。企业表示,接短单一方面可以随时根据汇率变动调整价格;另一方面,由于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不少欧美客商出现资金困难,延迟付款和拖欠货款的现象也时有出现,接短单可以相应减少企业风险,加快资金流动。

  除了外需的疲弱和汇率变动,让外贸企业担忧的,还有成本压力,特别是原材料、人工、检测费用等因素。

  在本届华交会上,不少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的出口企业代表感叹,随着近两年来生产成本的迅速提升,传统密集型制造业已经丧失了价格优势。为了赢得竞争优势,一些企业开始迎合客户的需求,重新对产品定位。

  服装、纺织、家居用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向是宁波外贸的重要支柱。不少纺织、服装企业从生产源头下工夫,将生产工厂转移至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乃至东南亚国家,以此来降低人工成本。

  爱伊美集团有限公司去年在安徽开设了工厂,目前已经有员工四五百人。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很多。

  和爱伊美一样,杉杉、狮丹努等服装企业也看中了中西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纷纷在安徽、江西等地设立工厂。此外,狮丹努还将生产工厂外迁到了柬埔寨。狮丹努表示,在柬埔寨设立分厂,不但劳动力成本低,而且公司产品从柬埔寨销往美国、加拿大还可以免关税。

  受土地、劳动力价格制约,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宁波一些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可以将生产工厂转移到中西部去,同时,把一些高端的研发型企业留在宁波,加大宣传和扶持,培育宁波自己的重点出口品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