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完成投资1.48亿元 嘉兴经开“机器换人”推动产业升级 |
||
|
||
走进浙江胜代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以往弧光弥漫的场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工人轻点机台上安装了程序设计的示教盒,就能够轻松地完成工作。从事平台焊接的青年工人李威告诉记者,一个工人可看三台机器人,一台机器人相当于两个焊工工作量,而且焊接质量非常稳定可靠。
胜代机械主要从事钢板的精密切割、机械加工和焊接成型等,为日本小松建机、神钢建机、加藤,美国卡特彼勒,瑞典沃尔沃、英国杰西博等多家世界知名工程机械企业提供工程机械结构件。公司副总经理路宏云告诉记者,由于做焊接的工人越来越少,加之人工操作质量起伏较大,特别是流水线上焊缝、连续焊、间断焊等程序多,完全靠人脑记住很不可靠,公司在投产时就考虑减少对人的依赖。到目前已拥有焊接机器人76台,开坡口机器人6台,至少可节省人工200人。
据介绍,胜代机械近年来先后投入1.12亿元购进机器人,除了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外,还提高了劳动效率,特别是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路宏云表示,现在产品质量上去了,国内外订单也多了起来,前三季度订单同比就增加了10%。
“机器换人”的效应如今正在嘉兴经开企业逐渐释放。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初以来,该区共有浙江中达轴承有限公司、嘉兴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嘉兴村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嘉兴瑞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玛氏食品(嘉兴)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上报了“机器换人”项目,计划总投资3.34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29亿元,前三季度已完成投资1.4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64.6%。除玛氏食品成型五线技改项目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外,其余4个项目均已开始生产。
“机器换人”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机器红利”,更为一些机器人生产企业带来了商机。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2010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较2009年增长1.71倍,当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到52290台;2011年销售量约22600台,同比增长51%,增速继续保持世界之最。预计2014年全国需求量将达到32000台,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
正是看到了这一巨大的商机和潜力,依赖十多年精密机械加工经验和前期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基础,浙江瑞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两年前就开始涉足生产机器人产品。公司相关负责人郑星白表示,他们企业主要设计生产销售6关节自由度机器人整机,服务客户主要是机械制造类企业。在公司检测车间里,记者看到12公斤、20公斤、30公斤、60公斤等多个型号的6关节机械手臂正在不间断地进行各种运转检测。“这几个型号的产品,都是我们去年自行研发设计生产出来的,通过检测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然后进行修改和完善,目前产品质量已经比较稳定。”郑星白告诉记者,目前前来洽谈的企业非常多。
大库机械(嘉兴)有限公司则是一家专注于输送机等物流设备的设计、制造、销售、安装以及维修保养的日资企业,该公司生产的码垛机器人主要用于物流的搬运等环节,它不仅可以准确、高效率地完成码垛作业,而且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品质。公司技术部经理阿部伦三说,以码垛机器人为例,一个工人最多可以管理8到10台,机器人基本上不需要休息,如果以每天8小时运转计算,可以用10年无需更换,而且还可以24小时全天运转,这对于人工来说是无法达到的。
“机器换人”,机器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对于“机器换人”企业来说,除了换机器外,还要加快培训一批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操作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 (嘉兴市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嘉兴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