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国庆黄金周菜篮子商品供应 |
||
|
||
宁波市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国庆黄金周菜篮子商品供应
从前期调研分析看,今年我市国庆节日市场菜篮子供应体现以下特点:一是肉类货源充裕。我市省外猪源主产区福建、江西和江苏三省及省内衢州、嘉兴等地生猪生产平稳;市内节日期间生猪活体储备1.3万头,应急调控有保障。近日全市生猪屠宰量5100头,比月初增长5%;毛猪价格每斤8.2元,比月初下跌3.7%。当前国内生猪养殖处于扭亏转盈的平稳期,母猪存栏充足,预计下半年至春节期间生猪价格总体趋稳。同时组织市肉禽蛋批发市场落实了比平时多3倍的禽蛋货源,准备了从丹麦、新西兰等国进口的冻牛肉,每天有260—300吨的储备供应量。二是蔬菜量足价跌。近期市蔬菜批发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大量集聚,日均成交量250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两成多;批发价每斤1.5元,比去年下跌6%。同时,近期全国南北气候适宜蔬菜生长,宁波本地叶菜、茄果类蔬菜也大量上市,预计节日期间菜价稳中有跌。三是水产品结构性矛盾明显。近期东海开捕,海水产货源充足。但水产品规格小于往年,高档、经济鱼类紧俏,中低档水产品偏多,价格总体平稳。四是豆类制品销量减少。国庆放假,单位团体豆类制品消费减少,预计节日市场销量比平时减少2成左右,但生产企业已备足生产原料,并适当增加花色品种,满足节日消费。 (宁波市贸易局供稿)
为保障国庆节日市场菜篮子商品供应,近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市场走势。针对今年国庆节日菜篮子市场货源组织、购买取向、价格动态等情况,开展实地检查和座谈调研,提前组织企业做好节日市场各项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企业按供略大于销的指导思路,并结合今年国庆消费特点,统筹考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扩大适销对路商品采购,丰富商品种类,增加花色品种,繁荣节日市场。 (二)加强产销衔接,提前落实各项货源。帮助指导有关菜篮子企业制订货源组织计划,提前落实货源,重点组织引导生猪屠宰场、蔬菜和水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大户进一步拓宽进货渠道,增加调运数量,确保全市每天生猪屠宰上市量保持在5000头、蔬菜4500吨、水产品600吨、豆类制品110吨左右。组织检查市级菜篮子基地、生猪屠宰企业、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和豆类制品生产企业的节日货源准备 情况,摸清节日期间菜篮子商品生产、销售和库存底数,并做好服务引导工作。 (三)加强应急管理,周密部署应急调控。针对当前初秋气候特点和菜篮子商品供应情况,帮助指导承储企业做好商品入储、市场投放、信息报送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进一步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组织检查落实市本级生猪活体储备、蔬菜和水产品经营性储备,以及豆类制品原料的动态库存情况。帮助指导各地加强节日期间应急菜篮子商品管理,做好应急调运准备,确保应急时储备商品调得出,供得上。 (四)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做好预警分析。落实专人做好节日市场菜篮子商品产销数量、价格、品种、货源等信息的监测分析和报送工作,及时分析、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动态。落实节日市场信息日报制度,积极开展节日期间菜篮子供应的新闻宣传报道和媒体跟踪,主动做好菜篮子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物价预期管理。 (五)加强质量监管,严把上市安全关。结合近期全省开展的食品安全“强网清源”集中行动,督促检查市级菜篮子基地、屠宰场、批零市场等菜篮子商品生产流通场所,有关台账登记、索证索票等各项质量安全监管措施落实情况。重点做好上市蔬菜和宰前生猪检测工作,组织市蔬菜批发市场严格做好地产蔬菜进场前批批抽检,对外来批量车次每车必检,每天抽检从原来至少165批次,提高到近期180批次以上。同时对生猪屠宰场、蔬菜批发、零售市场检测组织巡查,要求有关企业增加蔬菜农残和生猪宰前瘦肉精的检测批次,提高检测频率,确保节日期间上市菜篮子商品质量安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