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项目好项目 打好“组合拳” |
||
|
||
抓有效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刻不容缓,谋划储备一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浙商回归作为重要着力点,抓大项目好项目,突出龙头项目、资本项目、人才项目,打好招引“组合拳”,扩大有效投入,发展实体经济,促进转型升级。去年,全市浙商回归引进423个项目,到位资金210亿元,完成市定年度目标任务的105%,其中重大项目387个,到位资金165.19亿元。
引进大项目是招引“组合拳”中的第一个拳头。去年,在北京举行的嘉兴市浙商创业创新洽谈会暨服务业重点项目推介会上,大唐云博文化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桐乡市,打造桐乡文博影像航旅文化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拟投资120亿元,涵盖影视、文博、航旅产业,规划面积约2500亩。计划与好莱坞最先进的影视后期制作基地和大师级人才合作,建立4D影业科技主题公园,与浙江传媒学院合作成立电影学院,建演艺广场等;计划建立博物馆、艺术馆、画院、中国文化艺术大师村等。该项目将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升级与共建,提供文化型创业项目以及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桐乡市文化创意园区引进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继引进总投资100亿元的雅达国际生态养老服务项目和总投资170亿元的平安养老服务项目后,桐乡市引进的又一重大项目。
此外,总投资35亿元的陶庄循环经济城项目、总投资15.57亿元的年产6万吨生物质纤维纱项目、总投资21.6亿元的省内首个休闲房车及城市特种改装车项目等均于去年“花落”嘉兴。“在引进项目时,我市突出引进带动性、关联性、成长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力。”市合作交流办主任陈铭嘉说,去年全市有6个项目被列为省浙商回归重大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二。
资本项目的引进是招引“组合拳”中的第二个拳头。去年,国内著名基金公司信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南湖区注册了一家认缴资金约为30亿元的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基金投资管理商雏菊机构拟将该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的资产管理公司迁入南湖区“基金小镇”。南湖区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张连华说,南湖区主要依托三大平台进行招商,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是其中之一。
去年,该平台以“基金小镇”模式进行开发建设,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引进各类创新型金融机构,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产业,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引擎。截至去年年底,“基金小镇”已累计引进股权投资管理公司47家,注册资金6.35亿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226家,认缴资金244.3亿元,同比增长1.7倍,实际出资突破100亿元,实现税收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3.3倍,产业集聚效应、税收效应初步显现。
此外,嘉善县也正在稳步推进与隆德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目前注入资金规模已达10亿元;海宁融正创业股权投资企业已落户海宁经济开发区,凯泰资本等签约基金也正加快落户海宁。
引进人才项目是招引“组合拳”中的第三个拳头。通过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由其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前来落户,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注重引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和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全市共引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293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名,列全省第三;省“千人计划”专家47名,列全省第四;落户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项目256个,在2013浙商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中,有5家领军人才企业入围10强,3家企业分列冠亚季军。 (嘉兴市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嘉兴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