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建立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助力企业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 |
||
|
||
根据市场需求,去年,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企业,组织研发了OPMC光纤复合中压电缆、220KV高压智能测温电力电缆、1KV环保型铝合金电力电缆、1KV异形预扭绞合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等省级新产品,并于去年年底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使企业技术再上新台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企业壮大需要练就真功夫。近年来,滨海新区以政府搭桥、企业主导的形式,通过引进院士专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滨海新区新一轮的发展注入动力。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成功建立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晨光”的成功秘诀就是在技术上下工夫。2011年,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独山港区的第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于去年4月份成功创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智力支持。据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副主任金金元介绍,截至目前,工作站已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拥有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承担省级以上重大项目3项,省级以上新产品8项。
近年来,在“晨光”的示范作用下,滨海新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打造自己的“智囊团”。2012年底,大桥新区浙江尼松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名誉院长马建章教授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嘉兴市首家农业类院士专家工作站;去年9月,浙江电渣核材有限公司率先成功创建大桥新区第一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当年,副董事长向大林及公司的第三代核电AP1000主管道专用电渣锭生产建设项目,入选“2013年嘉兴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及项目”名单;去年11月,嘉兴港区也实现突破,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正式签订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协议……
院士专家工作站之所以能在滨海新区落地生根,是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是一种双赢,一方需要科研力量,一方需要成果转化基地,我们双方相见恨晚。”`海盐尼松野鸭专业合作社社长周进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对于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作用,浙江电渣核材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院士专家工作站就是企业创新的一面旗帜。他告诉记者,为适应重大型装备制造,特别是核电发展的迫切需要,抢占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2012年12月,公司在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的努力下,一次成功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根高质量CAP1400主管道用110t超低碳控氮不锈钢电渣锭。CAP1400属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在消化、吸收、全面掌握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开发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功率更大的压水堆核电技术品牌,是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创新的标志,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我们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受到业界的推崇,好几个产业战略联盟都主动邀请我们参加,在产业战略联盟中,相信我们将大有作为。”
在尝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后,滨海新区各企业都表示将进一步探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据悉,浙江电渣核材有限公司将加大经费投入,支持院士合作科研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拓展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则将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依托,广泛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建立起长期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 (嘉兴市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嘉兴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