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港区石化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 |
||
|
||
去年12月31日,记者在独山港区石化产业园看到,园区内机声隆隆,炼塔高炉耸立云间,管线道路纵横交错。华辰能源、中航油等项目已建成投产;亦龙新材料、传化天松新材料项目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平湖石化、卫星能源等项目正在全速推进,预计2014年一季度可以投产。
为扎实有效地推进石化产业园区的建设,2013年,独山港区一方面创新服务机制,采取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等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项目审批、土地挂牌、规划建设等多方面的配套服务,化解项目推进中的“绊脚石”;另一方面,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良好的配套设施,补足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
“多亏了独山港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否则我们肯定没有那么快就能通上电。”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感慨地说道。总投资超过16亿元的卫星能源年产45万吨丙烯项目以及总投资20亿元的平湖石化项目,是独山港区引进的重点项目,出于用电需求,这两个项目于去年5月份开始动工建设110KV的卫星变。
为提高用电安全性,卫星能源提出了双回路平行供电的方案,由于该方案在嘉兴市化工企业中尚属首例,缺少建设经验,因此项目方案迟迟无法敲定。独山港区管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帮助企业和供电部门、设计部门协商,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最终供电部门采纳了企业意见,按照双回路平行供电的方式为企业供电。
然而,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由于企业要求的工期只有7个月,比行业内同类型工程的平均工期少了近5个月,而施工过程中,房屋征迁、青苗补偿等也都成了影响工程进度的“拦路虎”。“这些问题都是管委会出面帮助我们协调、解决的,这才保证了110KV卫星变如期在去年12月18日通电,为我们整个项目的顺利投产铺平了道路。”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之外,独山港区还通过不断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提供更好的基础环境。独山港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戴伟良告诉记者,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基础设施配套问题一直是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制约独山港区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一方面是为了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筑巢引凤”的目的,近年来,独山港区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仅去年1至11月,独山港区已投入2.39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该区化工园区就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去年10月份启动的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建设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整个公共管廊建设总长12.8公里,计划投资2.8亿元,其中一期一阶段工程长2.5公里,建成后将供给各地块的化工企业铺设架空工艺物料管道、公共工程管道、供水及化工污水管道等。“目前正在建设的公共管廊主要是为平湖石化、卫星能源项目服务的。”独山港公共管廊有限公司总经理虞君明告诉记者。
除了管廊建设正式启动外,该区总投资1.98亿元的工业水厂一期项目也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工程量。据悉,该项目不仅将解决园区落户企业的用水问题,还将帮助企业降低用水成本。 (嘉兴市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嘉兴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