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萧山开发区2013年招商引资交出完美答卷

发布日期:2014-01-08 17:2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商务厅政务网

2013年萧山开发区实现合同外资6.1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实际利用外资4.16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6.7%;市外到位内资25.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1.8%,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招商指标分别占全区任务的40.4%、43.8%和28.9%。
  全年共引进项目48个,其中外资项目29个,内资项目19个,内外资项目比较均衡;工业项目13个,三产项目35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2个,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4个,分别是欧洲知名食品项目、金投融资租赁项目、宝龙地产项目、环融贸易公司项目,成为开发区历史上少有的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一年,且多为大项目、好项目。
  一是突出重点招大引强。开发区坚持招大引强与招新引优相结合,实现产业层次的提升。如总投资50亿元的欧洲知名食品项目落户江东,项目一期注册资金1亿美元,预计达产后年销售可超50亿元;总投资6000万美元的郑泰(杭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落户桥南,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工程钻机、切割机、金刚石工具等建筑工程机械,固定资产投资约2.8亿元,计划于2014年上半年试生产;宝龙城市广场落户市北城,该项目是萧山首个外资商业地产项目,总投资15亿元,注册资本6000万美元;湖商村镇银行落户市北城,该项目注册资本4.2亿元,定位于支农支小,重点扶持小微企业、个体私营业主和三农。
  二是改革机制激活招商。2013年开发区对招商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进行了重新调整,开发区招商局按招商功能和地域调整为三部一处,即招商一部、招商二部、综合部和上海办事处;其中招商一部负责亚洲,招商二部负责欧美。在江东新城充实力量,增设了招商经发局,也实行单独考核。同时,杭州湾信息港作为一个新的招商平台,委托浙大网新开展招商。招商机制的变革,促进了开发区招商资源的有效整合,三个招商机构齐头并进,激发了招商活力。
  三是打造平台整体招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开发区积极拓宽思路,化单个项目招商为产业园整体招商。杭州湾信息港委托浙大网新运营招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信息港开园仪式上就有50家企业集中签约,包括世界500强美国CHC医疗集团、阿里云创业创新园,网盛生意宝、浙江众合机电等知名企业。潮峰钢构集团利用原有厂房,成立了空间结构科技产业园,现正在招商之中;美德斯电梯有限公司积极转型,筹划成立服务外包产业园,现已进入前期规划之中;宏盛饮料集团整合资源成立娃哈哈产业园,集食品制造、机械、研发、营销、进出口中心等于一体;浙江移动公司在桥南积极建设TD产业园,拟建立手机阅读基地和文化创意中心。
  四是做优环境零地招商。受土地要素的制约,开发区在市北城实行“退二进三”,积极建设现代服务业之城,为零地招商打造一流环境。全年共招引、增资31个不新增用地外资项目,注册资金达3.46亿美元。如浙江最大的中外合资融资租赁项目杭州金投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2013年6月落户市北城,该项目注册资本9900万美元,5年内租赁资产规模争取达到100亿元;英属维尔京琼岛投资的杭州环融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从事轻纺原料及产品、化纤原料及产品、针纺织品、化工原料及产品等的批发、进出口与佣金代理业务。这些零地招商项目的引进,对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萧山开发区通过机制改革,以大项目与产业园为招商重点,化土地招商为环境招商,激活了招商机制,引进的项目体量大、质量优、数量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招商成绩单。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