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买会卖,鄞州区农村电商玩得“溜” |
||
|
||
能买会卖,鄞州区农村电商玩得“溜” “现在包裹到了,快递会集中送到村邮站,我们随时都可以取,很方便的。”在姜山镇景江岸村的村邮站里有一个“电子商务进万村”的村服务点。在服务点,寄送、收取包裹快递,或是向服务人员咨询网上购物的流程、方法,都很方便。村里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都愿意来这里交流网购心得。眼下在鄞州,这样的服务点共有230多个。城市里的“天猫站”等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被复制到了农村,农村消费者网上购物更加方便。去年末,区统计局曾公布过全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调查数据,村民网上购买的商品大多以日用品为主,比如热水袋、保暖内衣、棉鞋、羊绒衫、家电等,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鄞州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完善。区内电子商务企业“一览生活”将电子平台的应用延伸到农村市场,从缴纳“水电煤”到购买飞机票、充值市民卡,农村消费者都能在电子平台上完成。全区还基本实现了村邮站内电子商务服务点的覆盖,只要农村消费者想买,就能体验电子商务的便捷。 在鄞州,电子商务在向农村、农产品延伸的同时,也正发挥着实实在在的“造血”功能,把身处田头无人知的优质农业资源转化为经济竞争的优势。在姜山镇景江岸村,景秀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蔡世达正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将基地出产的小番茄、葡萄等优质水果向全市推广。点开“爱小子”的微信商城,老蔡精心栽培的甜瓜就抢眼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不但用图片展示的栽培过程十分诱人,甜瓜营养组成、采摘介绍等内容也形象生动。通过微信商城的宣传推广,老蔡的甜瓜每个能卖到60多元,市场好评不断,他说这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想都不敢想的事。 如今,高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打广告的农户已不在少数。鄞江清源芋艿,过去依靠合作社销售的传统模式,分销不但影响流通效率,还增加农户成本。如今,政府牵头帮助农户打通网络销售平台,农户通过网络就能将贩销信息发布到全国各地;樱桃种植户姚春梅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自家种植的樱桃通过美团、大众等平台,卖到了全国各地,迅速挖掘了农产品网上销售的“金矿”;区内更有“M6”“天胜牧业”“七禾”等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将农产品配送到千家万户。借助电子商务的广阔舞台,养殖户、种植户只需专心抓管理,安心抓品质,销售不必再成为“甜蜜的烦恼”。 目前,我区正加紧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今后更多设备完善、服务到位的网点将出现在农村连锁便利店、便民服务中心、邮政服务点等场所。区商务局也将组织更多的农产品代理运营商进入田间地头,将优质农产品借由电子商务的蓝海运向千家万户。 (宁波市贸易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