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农民触“电”带来生活新便
在鄞州的广大农村,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扑面而来:不会上网也能网络购物,邮政储蓄银行卡取钱不用再去银行排队,在家门口就能买到飞机票、火车票和汽车票,缴纳电话费、电费不用出村……引来这种巨变的,正是目前在我区推广的“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
“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将充分利用邮政自有网点、村邮站、E邮站等渠道优势,以村邮站信息系统为基础,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和服务点。其建设运营模式为“政府主导、财政投入、镇村实施、邮政主体”。具体地说,村邮站用房由乡镇或村无偿提供,每个站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5平方米,政府不仅保障村邮站的建设投资,而且还承担了村邮站建成后的运转经费投入,镇、村选聘的村邮员费用由市、县、乡镇财政和村级经济解决。
村邮站升级为电商服务站后,就如同一个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综合集成平台,不仅可以提供传递信件、包裹、报刊等基本邮政服务,还可以办理水费、电费、电话费、数字电视费代缴,移动、电信、联通话费充值,网络购买、代销及配送等服务。
网上下单付款,快递送货上门,早已是多数城市居民习以为常的购物方式。但对于农村地区的百姓来说,尤其是中老年层,由于不懂电脑操作技能、快递公司农村网络不健全难以送到村等原因,让网购显得困难重重。
目前,姜山镇景江岸村的村邮站服务点作为促进农村电商的试点,正抓紧建设中。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后除了提供缴水电费、充值、代收发快递等服务,还将开通代购业务,这样一来,村民无论懂不懂网络,有没有电脑,都可以在网上购物,不仅商品众多,价格还很优惠。
村民可以自己在手机上下单,也可以在服务员的帮助下购买,只要把自己的需求告诉服务站的操作员,后者就会帮她完成所有的网上操作。商品送到后,可以寄存在隔壁的柜子里。如果商品质量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村邮网购点进行退货或者更换。这一点,对刚刚触网的农民来说很有吸引力。
该村的蔡女士是位田间干农活的农民,她说:“十分羡慕年轻人在网上能够自如得淘到实惠的商品 ,自己家里也有电脑,但是不会用,也担心网上付款不安全。”对此,听说今后村邮站将提供淘宝代购服务的她表示十分期待。
这个建在百姓家门口的邮政便民服务站,彻底给村民解决了缴费难、出行难、取款难、购物难、购物贵、质量忧的问题。村民不用去城里,就能享受到与城市市民一样便捷的生活了。
目前,农产品进城难问题仍较为突出,诸多优质农产品由于品牌、渠道、价格等限制因素,存在产销不对称、质量差异大、产品进城难等问题。同时,较低的文化层次和收入影响了农户“触网”的意识和应用网络营销的能力。在景江岸村试点的村邮站网购业务流程中,还有“卖商品”这一项,也就是说,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也可以通过村邮站上网销售。
目前,该村正在将村里的主要农产品合作社聚合起来,通过该平台来包装、推广他们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应该说目前还在探索中。”据该村村邮站工作人员介绍说,帮助农民和农村合作社将优质农产品送进城,配送车辆将来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争取当日或次日投送到户,确保产品时会新鲜和可追溯。
“以前田里的农产品是通过商人上门收购或者我们自己到超市跑销路,遭遇压价是正常现象,现在利用电商平台,不仅将价格提上来了,销售量也增加不少。”景秀园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世达告诉记者,他们的“明星”产品江南玉芙蓉甜瓜,通过微信渠道网销,一单能增长10%左右的利润,同时也给消费者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的差价。
据了解,正在探索中的村邮站电商新模式不仅可以改变当地农产品的流通方式,缓解农民的买难卖难,也将改变农村人的生活习惯。
(宁波市贸易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