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砖”巴西正在褪色 |
||
|
||
|
受困于失业率升高、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内外因素,今年以来巴西货币雷亚尔出现近乎“断崖”式下跌,前三个月累计贬值近20%,与去年6月份相比贬值近50%。 据英国媒体报道,今年巴西经济很可能陷入萎缩,明年也不容乐观,整体经济表现或将创下1931年以来最差。与此同时,政界对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问题越来越关切,这家石油公司的一些前高管被指勾结政客向承包商索贿。严重的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巴西自己造成的。 作为一个全球大型经济体,巴西真的就此衰落了吗?是什么原因拖累了巴西经济? 经济入不敷出 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财政收入缩水;另一方面,债务却在不断增加;加之通胀等连锁问题困扰,“金砖”巴西正在褪色。 2014年年底,巴西石油公司债务急剧增加,负债总额从两年前的约1810亿雷亚尔(约合557亿美元)增至3320亿雷亚尔(约合1023亿美元),增幅达83%。巴西政府今年设定的通胀管理目标为4.5%,容忍其上下浮动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上限为6.5%。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西南科技大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平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多年来,巴西央行一直坚持将稳定通胀作为首要政策目标,不断提高利率以抑制物价水平。2015年1月,巴西央行再次加息50个基点,使该国成为全球三大高利率国家之一。然而,巴西货币政策在控制通胀方面收效甚微,对经济增长的抑制却显而易见,货币当局为此陷入了两难境地。 在过去的十年内,身为南美最大经济体的巴西曾是新兴市场的“宠儿”,现在,该国经济却朝着衰退的方向慢慢移动,本国货币正迅速贬值。腐败丑闻和经济垮台,催生出一场公众骚乱的“完美风暴”。巴西现在可谓四面楚歌。 近年来,巴西的通胀水平一直居高不下。2012年、2013年、2014年巴西通胀率分别高达5.84%、5.91%和6.41%。 巴西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巴西今年的通胀率预计将达到7.77%。这一数字不仅升至2005年以来的新高,而且远高于政府设定的上限。 进入2015年,雷亚尔对美元汇率1月份曾出现短暂升势,此后开始加速下跌。3月中旬,雷亚尔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3.28:1,为2003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实际上,过去4年雷亚尔对美元汇率一直呈贬值趋势,再加上巴西央行日前宣布将结束自2013年8月份起为提升雷亚尔汇率而启动的外汇干预措施,分析人士并不看好雷亚尔2015年的走势。 中巴合作要调整思路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糖、咖啡、大豆生产国,而且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石油资源。尽管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巴西仍是大宗商品出口经济体。 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眼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巴西商品的需求不断萎缩,致使大宗商品价格受挫。 糖价较一年前下跌了24%,咖啡价下跌了29%,大豆价格跌幅更是惊人,在过去12个月内下跌32%。对比明显的是,5年前,当巴西经济向着巅峰冲刺时,这些大宗商品在不停地涨价。 尽管如此,作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接收了巴西18%的出口产品,其中大豆、铁矿石和石油占八成以上。但是,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的需求正在下降。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869亿美元(同比下跌3.29%)。其中,巴西对华出口额为519.7亿美元,下跌3.15%;巴西自中国进口额为349.2亿美元,下跌3.49%。3月2日,巴西工贸部宣布,2月份巴西国际收支逆差达28.4亿美元,为1980年以来同月最高水平,对中国出口额大幅下降成为主要原因。 在巴西中资企业协会会长、中国工商银行巴西分行总经理赵桂才看来,目前中巴双边贸易额下降的原因,既有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需求变化,也有巴西对一些主要行业加强税务保护的原因。同时,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如今年前两个月大豆对华出口量同比下降,是因为巴西卡车司机罢工的缘故。 事实上,由于雷亚尔贬值,巴西资产价格下跌,一些嗅觉敏锐的中国投资者已经感觉到机会来临。巴西职业经理人协会理事长岳海平认为,现在是国外资本在巴西投资并购的好时机。“最近听说国内有很多基金都在积极调研巴西市场的投资机会,中巴经贸合作的结构在发生变化。”他说。 (长兴县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国际商报) |
||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