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委与纪检组支部党员讨论交流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
||
|
||
机关党委与纪检组支部党员讨论交流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10月17日,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始在央视播出后,机关党委与纪检组支部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组织支部党员收看,10月25日,支部召开专题学习讨论会。会上,大家认为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持续热播,“燃爆”朋友圈,落马的省部级、副国级、正国级官员现身说法,声声忏悔和句句反思扣动心底之弦,称其为一场“政治洗礼”毫不为过。 黄克旭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彰显了党中央的决心和信心,并过深刻剖析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积极成效,具有极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反腐惩治,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始终在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作为一名纪检工作者,深感动力和压力共存,要进一步增强看齐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自我约束意识,严防灯下黑。 陆幼枫同志结合自身经历的事情,谈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信息传媒分众化的今天,引起了教师、企业家等身边民众的热议、轰动,不仅因为作品,更因为广大观众看到了中央的决心,是民心所向。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触目惊心,观看震惊之余,更引起了深思,初心不可违!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作为一名纪检工作者,对正风反腐有信心、有决心、有使命。 楼滨同志说,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共分八集,片中收录了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了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了典型案例,讲述了监督执纪故事。从好同志到阶下囚,落马高官的忏悔直达心灵深处,触动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灵魂。她表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立场,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支部组织委员崔建辉同志结合自身经历,分析了腐败现象的极端危害性。他谈到,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体现了一个“猛”字,敢报猛料、处置猛、态势猛,既是成绩单,更是宣言书。党中央用实际行动让 “反腐从来刑不上大夫,反腐是纸牌屋,反腐是刮风,反腐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反腐过头了”等谣言不攻自破。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在这场防腐败斗争中不仅要“自省”,也要做好“提醒”工作。 支部纪检委员吴小平同志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了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四个亮点和给予自己的启示,公权姓公莫乱用,非分东西莫乱收,非亲非故莫乱吃,交友慎重莫傍商,管好亲属莫放纵,向组织表态,要做好人,要有好心态,要干净,争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支部书记陈正奎同志表示,《永远在路上》看后很过瘾,很有感触。第一,消除了误解。专题片让“政治性反腐、选择性反腐、运动式反腐”等谣言不攻自破。第二,教育了干部民众。正如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所说,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第三,宣传了反腐理念。专题片结合案例,充分诠释了“两个责任”、“6+1”、“四种形态”等纪检工作的内涵,介绍了引入公众监督,打虎拍蝇常态化,动辄则咎、毫不含糊的执纪理念。第四,抓住了要害。当前,反腐的体系架构已定、规章条例已成、初步成效已现,缺的正是广为宣传,本片的播放,赢得了民心。第五,体现了党中央、中纪委超高的领导水平和非凡的政治魄力,有这么好的领导班子是党之幸、国之幸。 在交流讨论中,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永远在路上》为教材,强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补足精神之钙,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违纪行为,扎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机关党委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