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湖州市全面推进驻沪苏招商引资引才引技工作

发布日期:2019-03-22 09:1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湖州市粮贸局

湖州是上海同城化大都市圈重要成员,随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深度“接轨上海”、主动“融入上海”,进一步加强同上海等地的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湖州市决定设立上海湖州全球招商中心,统筹驻点招商的组织领导和力量建设,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一、前期主要做法

一是积极打造“大本营”。购置了虹桥绿地融信商业中心D2栋两层办公楼,建筑面积约5297.75平方米,打造驻沪“湖州全球招商中心”。目前装修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即将进入招投标程序。临时办公相关设备设施已经到位,并投入使用。

二是筹备召开“誓师会”。2月18号上午,施根宝副市长召集各区县分管领导、市级相关部门等领导召开上海驻点招商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市委常委会对于上海驻点招商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并对驻点招商工作作了具体部署。3月2日,在上海湖州全球招商中心召开沪苏驻点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工作动员大会,标志着湖州市沪苏驻点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工作全面启动。

三是全力配强“招商军”。前期,各区县积极动员,通过选调、招聘等方式,进一步扩充了招商队伍,加强了驻沪苏驻点招商人员的配置。部分区县进行了派驻前的业务培训。市委组织部已正式下发公告,决定从市直有关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驻上海苏州专职从事招商引资引才引技工作;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9部门也抽调业务骨干派驻上海,一律实行全脱产驻点招商,努力把市级部门的资源转化为区县、平台的资源。目前全市派驻沪苏驻点招商人员约有250人,基本实现了对上海各区县的全覆盖。

四是明确下达“任务书”。在目标设定时,既着眼现实又站位高远,以“跳起来摘桃子”的要求,明确2019年全市沪苏驻点招商要确保引进5亿元以上沪资项目66个,力争引进省级科研机构14家,引进符合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南太湖精英计划申报条件的高层次人才项目155个以上,引进大学生2000名以上。目前各项目标任务已经分解到区县。

五是不断完善“制度墙”。为确保工作顺利有序推进,进一步强化了组织保障,成立了市政府驻上海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明确了各有关单位及区县的工作职责;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创新强化沪苏驻点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工作的实施方案》;完善了驻点招商例会制度;制定了《各区县驻沪招商引资工作考评办法》及上海驻点招商的日常管理制度等。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动员大会后,各区县工作部、市级部门派驻人员将在上海驻点招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和指导下,围绕各自产业、优势、方向,逐项排定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工作。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完善招商网络。动员大会后,积极发挥各区县自优势,分类对接上海重点产业平台、产业园区、企业集团等,力争与上海16个区县及重点产业平台实现合作“全覆盖”“无缝化”。市级有关部门特别是12个重点产业协调推进小组的牵头部门发挥各自业务领域优势,畅通沪湖两地在政界、商界、科技界等多层次对接渠道。

二是筹建孵化平台。进一步加强同上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重点园区和大型企业等的联系,以“园中园、园中区”的开发模式,积极搭建各类合作平台。加快筹建“湖州·上海创业创新飞地”,吸引上海及周边创新企业、团队到湖州建立生产基地,争取企业注册数量显著增加,产学研成果加速转化。

三是统筹苏南招商。各区县在加强驻沪招商的同时,将密切与苏州、无锡等地行业商协会、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的联系,主动承接苏州、无锡等地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和外资企业向外转移。要求各级开发区、高新区等产业平台主动出击,积极与苏州高新区、昆山经开区等产业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四是加强日常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对各招商工作部部长及市级部门招商人员的统一管理,积极协助做好招商人员的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日常管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激发招商干部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招商干部的能力水平,确保驻沪苏招商引资引才引技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


(湖州市粮贸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