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务厅召开国际产业合作园综合考评会议 |
||
|
||
根据《浙江省国际产业合作园考核评价暂行办法》,4月26日下午,国际产业合作园综合考评会议在厅机关召开。会议就近年来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组织开展了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厅开发区处负责人、全省各国际产业合作园相关负责人及统计人员参会。这也是我省首次就19家国际产业合作园进行综合考评。 会议指出,自2015年启动建设以来,我省国际产业合作园“以开放为旗帜、以产业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根据自身发展基础,找准目标国家和合作产业,实施精准招商、精准合作,队伍迅速壮大。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了中意宁波生态园、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新加坡杭州科技园等19家国际产业合作园。截至2018年底,全省19家国际产业合作园已经成功引进了对应合作国家项目10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80亿美元,储备和在谈项目100多个。 会议强调,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是我厅积极贯彻落实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积极响应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一是探索完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今年我省首创了国际产业合作园考评指标体系,考核评价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注重科学性,力求科学反映各国际产业合作园发展状况和争先进位的态势。要继续完善综合考评体系,着重选取可检查、可取数、客观性强的指标作为考评内容。二是聚力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对标广东、江苏等利用外资先进省市,精准招商,强化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营造利用外资的氛围,进一步打响国际产业合作园品牌,把国际产业合作园作为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地标性的标志。三是拓宽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思路。积极谋划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要在合作对象上下功夫,扩大合作国家,以产业建设为着力点,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扎扎实实抓成效,将国际产业合作园的蓝图一绘到底。 国际产业合作园考核评价结果,将作为对国际产业合作园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的重要依据。对考评结果列前1/3的国际产业合作园作为优秀国际产业合作园报省政府,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对排名末二位的国际产业合作园,第一年由省商务厅约谈国际产业合作园主要领导。对连续两年居于末位的国际产业合作园,报省政府建议退出国际产业合作园管理序列进入限期整改期,整改无效的报省政府予以撤销。 (开发区处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