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 “五一”迎来消费黄金周 浙江支持各地更大力度发放消费券 |
||
|
||
5月8日下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四十六场新闻发布会。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曙明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问答实录: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我们看到,被新冠疫情压抑许久的全省消费市场逐步复苏解冻,并迎来了久违的“五一”小长假,请问今年“五一”黄金周全省消费市场运行情况怎么样?呈现哪些特点? 张曙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消费市场的关心。您的用词非常好——压抑已久,所以今年的“五一”假期也承载了更多期待。根据我们的监测情况看,受今年假期较往年延长两天以及各地促消费政策举措落地的拉动,消费者信心加快恢复,消费活力明显增强,居民消费潜力得到一定程度释放,消费回补态势和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同时并存,整体消费经济正在快速回归正常轨道。这次假日消费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各类消费加速回暖。根据9类重点行业(业态)样本企业的调查监测,5月1日-5日日均营业额较4月30日增长65.1%,特别是商场(综合体)日均营业额是节前的4.8倍,超市日均营业额是节前的2.3倍,步行街日均营业额是节前的2.1倍,汽车4S店、批发市场日均营业额均比节前有50%以上的增长,住宿餐饮业日均营业额较节前也有20%以上的增长。 二是本地人消费、本地游特征相当明显。与本地人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超市、商场(综合体)、汽车4S店等业类一扫疫情阴霾,成为“五一”假期消费的亮点。全省超市营业额同比增长10.0%,大型商场(综合体)销售额增长7.9%,汽车销售额增长12.4%。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在“五一”假日期间,全省4A 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人次同比下降 45.3%,步行街接待人次下降40.8%,步行街、餐饮、住宿等业类营业额分别下降23.4%、29.1%、57.5%。这充分表明居民外出就餐、长途旅游意愿偏弱,符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预期。 三是网络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4月30日-5月5日间,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4.2%,在监测的九类行业(业态)中一马当先,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三。以“品牌消费 品质消费”为主题的“双品网购节”得到消费者认可。“五一”期间浙江阿里巴巴、网易严选、云集等多个电商平台参与“双品网购节”,平台内超10万个品牌商家、1000万个品牌商品开展活动。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天猫成交较上周环比增长28.2%;网易严选多款爆品销量达到平时的20多倍。 四是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量足价稳。销售方面,与节日前相比,蛋类、水果、猪肉、蔬菜、禽类和水产品超市日均销售量依次增长27.1%、23.9%、18.1%、9.4%、7.4%和6.7%。价格方面,节日期间批发、零售价格均保持稳定。各类商品超市零售均价都在正负1%的区间波动。 应该说,疫后第一个长假的消费数据充分说明了提振国内消费有潜力、有机会。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坚定信心、找准着力点、精准施策,力争实现二季度目标任务。 第一、乘势而上大力促进汽车消费。保持疫情期间团购优惠、让利促销、送配套服务等活动声势,紧密结合国家汽车以旧换新、购置税减免补贴和汽车下乡惠农等政策,借势5月份杭州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的利好,持续推动汽车消费回暖。 第二、围绕生活必需,增加品质商品供给。满足疫情期间居家饮食消费的需求增长和品质提升要求,进一步增加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在丰富品类、提高品质上下功夫,特别是通过组织具有国际品质的出口商品转内销的“六进”活动(进步行街、进商场、进超市、进广场、进社区、进平台),让广大居民百姓乐享身边的高品质消费,实现境外消费的回归。 第三、加快推进新服务带动新消费。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服务模式。鼓励发展网络诊疗、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数字娱乐等新兴消费业态。支持县长推介、网红带货、社交营销等新模式,带动地区消费、网红经济和特色消费蓬勃发展。 第四、全力提振住宿餐饮消费。积极推进“浙里来消费万企联动促万亿消费”工程,鼓励各地举办旅游节、文化节、美食节等促消费活动,出台优惠力度更大的“定向型”消费券,并向住宿餐饮企业重点倾斜。针对当前昼热夜凉的季节特点,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放开露天设摊营业限制,允许沿街商铺增加露天经营功能,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动落实带薪休假和职工疗休养制度,倡导浙江人游浙江,加强文旅品牌宣传推广,全面释放旅游消费活力,带动餐饮住宿业全面复苏振兴。 浙江经视记者 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驾马车”,近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二季度工作动员部署会中,明确成立消费专班,请问目前消费专班运行情况如何?二季度消费专班重点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张曙明 按照4月30日省委省政府二季度工作部署会“季目标、月评比、专班干、重激励、争高分”要求,我厅牵头会同有关省级单位全面启动了消费专班工作。一是明确成员单位。围绕构建促进消费的指标、工作、政策、评价体系,迅速完善专班方案,形成由22个省级部门和11个设区市政府组成的工作专班。二是健全组织架构。在专班内设立一办五组,分别是专班办公室、政策协调小组、流通消费小组、文旅消费小组、消费环境小组、统计分析小组,按照任务分工协同推动工作。三是细化工作机制。建立统筹协同、定期会商、清单管理、督查评价、市县联动等5大工作机制,梳理17项年度促消费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攻坚。 二季度是我省提振消费的关键期。消费专班将围绕全面落实省政府提振消费和数字生活新服务实施意见,以唱响“浙里来消费”为主线,聚焦提振消费“六大行动”、“消费十件实事”,高水平推进“浙里来消费双万工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有效的机制,做好促消费扩内需各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展现“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当前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专班实体运作项目清单管理。落实“一图一表一清单一指数”工作推进机制,强化重点工作清单化管理,健全“赛马机制”、晾晒督查机制和闭环管理机制。指导各地同步建立消费专班工作机制,紧盯关键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 二是加快推动政策落地激发消费活力。积极抓好前期出台系列惠企政策落实,支持各地更大力度发放消费券,提振文化、旅游、住宿、餐饮等重点领域消费。推动线下消费商圈提档升级,启动省级夜间经济试点。积极争取杭州、宁波纳入国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全力支持杭州湖滨步行街争创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争取宁波老外滩步行街入围国家步行街试点。 三是大力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开展培育百家重点平台,实施千家企业云化、百万商家上线等十大行动。继续推进“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六个网上300余个项目,畅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培育“仓储+配送”一体化、“订单末端”配送等20个示范项目,逐步形成数字生活新服务生态体系。 四是推进实施一批消费促进活动。围绕“浙里来消费”主题,实施“万企联动促万亿消费”工程,聚焦云上消费旺浙里等“十大浙里”消费载体,组织促消费活动,做大做强假日经济和节庆经济。预计上半年全省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300场,发动企业10000家以上。 五是推动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上半年举办50场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云上、线下对接会。组织外贸企业前往全国各地参加专业性展会,引导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线上线下同步开拓优质国内市场。支持杭州、宁波、义乌等地建设进口商品世界超市,打造国际消费品集散地,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多渠道扩大进口消费。 (消费专班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