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以优促长全力做好外贸进口工作 |
||
|
||
近期,根据《浙江省商务厅关于下达2021年浙江省进口贴息事项补助明细的通知》,平湖市5家企业获得2021年省进口贴息补助资金计761.05万元,补助金额位列嘉兴五县两区第二位,浙江省第四位。 近年来,平湖市高度重视贸易进口发展业务,支持和帮助外贸企业规范发展,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做大做强进口平台,有力推动平湖市贸易进口业务健康有序发展。2020年受新冠肺炎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平湖市进口额达172.7亿元,同比增长18.8%,展现了平湖市进口业务的强劲韧性。 一是港口优势畅通进口航道。平湖市临沪靠海,拥有独山港、乍浦港等多个港口和口岸。在深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平湖市不断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港口发展和物流体系建设,口岸服务及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2019年,独山港至洋山港外贸集装箱中转业务开启,以“水水中转”模式开辟了平湖货物到洋山港的新航线,缩短了通关时间和退税周期,货物从独山港通关到洋山港出口最快为20小时。今年1月,独山港区液体散货区A4码头对外开放启用通过省口岸办、杭州海关、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浙江海事局的联合验收,正式获得对外开放资质。该码头项目的对外开放能有效解决独山港区临港企业化工原材料供应需求的瓶颈,为后方百亿企业独山能源二期进口原料供给提供主要运输通道。 二是龙头企业提升引领效用。“十三五”期间,平湖市进口年均增速17%,进口总额居全省前列。平湖市积极引育行业龙头企业,2020年,进口超亿元企业共20家。平湖市主要进口商品为化工原材料、设备及零部件等产品。在化工资源类领域,独山能源、卫星能源发挥龙头引领作用,2020年,独山能源全年累计进口51.5亿元,同比增长2.8倍,进口排名居全省29名,成为平湖市进口主要增长极。卫星能源全年累计进口40.3亿元,同比增长7.69%,进口排名居全省34名。造纸企业积极响应国家限废政策号召,着力优化产能布局,由废纸进口转变为纸浆进口,着眼全球布局,景兴企业当前已在马来西亚设立公司,将废纸加工为纸浆后,复进口供应企业生产所需。 三是进口平台不断引育升级。聚焦平湖市三大进口主体集聚区,即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口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独山港镇进口化工原料和大宗商品、新埭镇进口消费品,不断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引育更多进口企业。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自建设以来,发挥连接国际供应商和进口商的桥梁作用,国外进口商和国内采购商可以在这里无缝对接,让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百姓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2020年获评省级进口平台。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东欧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平湖国际商品进口城作为全省重点进口平台在浙江国际进口商品“海淘汇”展区参展,借力展会不断打响知名度。平湖市不断探索强化平台效能升级,积极做好独山能源、卫星能源重点进口平台申报工作。同时,平湖市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通过展会平台组织企业参与采购,让广大企业抢抓更多的市场机遇、合作机遇,持续扩大平湖市对外开放优势。 四是强化监管提升服务能级。强化部门协力,联合海关等部门落地各项通关便利化措施,特别是根据平湖市贸易特点,做好加工贸易和先进装备进口服务,指导企业做好进口免税、监管等工作,着力提升先进装备水平。积极开展进口贴息申报工作,争取上级外贸扶持资金,2017年到2019年争取到国家进口贴息654万,居嘉兴前列,有效发挥进口在推动经济结构平衡和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做好对外贸企业发展的专项信贷支持,积极探索“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合作模式,助力企业应对进出口的不确定风险,缓急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对进口贸易的支持作用,扩大进口贸易融资规模和范围,推动辖内银行坚持“本币优先”理念,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提高进口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份额和规模,服务进口贸易和实体经济。 (嘉兴市商务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