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025年全省散装水泥运行分析第七期 |
||
|
||
7 606
二O二五年八月二十日
七月份全省散装水泥运行分析
一、全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7月,全省水泥产量累计完成5783.82万吨,同比减少389.53万吨,下降6.31%。其中7月份,水泥产量完成883.19万吨,同比减少61.62万吨,下降6.52%。散装水泥供应量累计完成4967.78万吨,同比减少372.41万吨,下降6.97%。其中7月份,散装水泥供应量完成767.69万吨,同比减少51.27万吨,下降6.26%。全省水泥散装率85.89%,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 1-7月,温、台、舟三市散装水泥使用量1218.80万吨,同比增加44.41万吨,增长3.78%。其中7月份,三市散装水泥使用量182.84万吨,同比增长10.97万吨,增长6.38%;1-7月,甬、台、温三市列入统计对象的散装水泥中转库库存量16.64万吨,同比减少4.28万吨,下降20.46%。 1-7月,全省预拌混凝土累计产量14287.11万立方米,同比减少731.95万立方米,下降4.87%。其中7月份,预拌混凝土产量2181.70万立方米,同比减少340.09万立方米,下降13.49%。1-7月呈正增长的4市:金华13.87%、舟山8.59%、台州8.35%、杭州1.70%;其余7市呈负增长:宁波-28.44%、湖州-7.04%、衢州-7.01%、嘉兴-4.54%、丽水-3.25%、温州-3.00%、绍兴-1.56%。 1-7月,全省预拌砂浆累计产量724.35万吨,同比减少73.69万吨,下降10.62%。其中7月份,预拌砂浆产量122.92万吨,同比减少7.98万吨,下降6.10%。1-7月呈正增长的2市:丽水51.12%、台州10.83%;其余9市呈增长:宁波-22.98%、杭州-18.34%、嘉兴-15.42%、温州-14.88%、舟山-14.14%、湖州-13.07%、绍兴-3.77%、衢州-2.00%、金华-0.33%。 二、运行分析 (一)水泥和散装水泥供应量总体呈现双下降趋势,但区域差异明显。1-7月,全省水泥行业延续下行态势,水泥总产量和散装水泥供应量双下降,但温、台、舟三市散装水泥使用量逆势增长,甬、台、温三市中转库库存量为近年低位。主要原因:一是建筑业市场持续低迷等宏观因素影响造成水泥需求塌陷;二是温、台、舟三市基建项目仍保持一定建设强度,对散装水泥使用量有一定支撑;三是市场信心不足,流通环节囤货意愿低,供需倒置。 (二)散装率呈现阶段性回升、延续近期微降走势。1-7月,全省水泥散装率85.89%,比去年同期下降0.61个百分点,延续近期微降趋势。但较1-3月(85.24%)累计提升0.65个百分点,呈现阶段性回升趋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重大基建项目开工不足、新增房地产项目几乎为零,散装水泥供应量的同比降幅高于水泥总产量降幅,促使散装率略有下降;二是企业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产能向散装水泥倾斜,相较而言,海螺、红狮等水泥企业袋装水泥减产幅度更大,促使散装率短期阶段性回升。 (三)预拌混凝土供应量单月下降明显、预拌砂浆产量持续下降。全省预拌混凝土供应量单月下降13.49%,导致1-7月同比回落6.7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由于需求明显不足,市场下行的态势未根本性扭转,部分基建项目推进缓慢,预期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用量未能如期释放;二是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间价格竞争激烈,部分生产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主动降低生产负荷,从而影响总体供应水平;三是由于全省多地持续高温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对户外建筑施工进度产生了直接影响,导致短期内混凝土使用量明显下降。 三、工作要求 一是持续加强精准帮扶,推动企业能力提升与市场拓展同向发力。积极发掘、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需对接调研活动、行业产需对接会等,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积极拓展预拌混凝土进农村、进山区、进海岛、去海外以及预拌砂浆进家装行动等供应服务体系建设。同步加强技术指导与质量管理帮扶,支持企业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生产工艺,培育竞争新优势。 二是持续塑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积极推动县级部门联合“禁现”检查,加大对低质低价、内卷式恶性竞争等干扰市场秩序行为的查处力度,净化市场环境。同时,鼓励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抱团经营,共同应对行业风险和挑战。 三是加强年度目标实现的分析与调控。将当前的数据指标与年底的目标进行深入对比,精准掌握当前进展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尽早发现问题矛盾,及时分解下半年逐月指标,针对性地调整工作重点,努力确保实现年度目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