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放平台 > 工作动态

整合区域资源提升临海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新平台

发布日期:2011-08-03 04:5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商务厅

  临海经济开发区自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以来,经过多次的区域调整和整合提升,区域面积54.3平方公里,2011年实现工业产值259亿元,税收11亿元。经过近几年高速发展,土地空间已无法满足“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发展需要。为加快开发区发展水平和提升发展空间的需要,我们将“以开发区整合提升、争先进位为目标,以产业集聚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提升、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快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中心区建设,推动二三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整合土地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要求,在临海经济开发区原有的大洋、江南、大田、邵家渡、东塍等镇(街)原有开发面积54.3平方公里的基础上,考虑整合邻近的沿江、涌泉、汛桥、永丰、汇溪等镇的工业用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统一出让,使规划开发面积扩展到约100平方公里。以东塍工业卫星镇建设、沿江南工业区建设为抓手,拓展用地空间,带动辐射涌泉、汛桥、永丰、汇溪等镇工业区块的发展。下一步,全面启动东塍镇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将东塍镇允许建设用地1600亩、有条件建设用地1200亩,规划为光电产业园和新项目集聚区,作为近期用地,全面接纳退二进三企业安置和本地企业扩张;做好沿江镇集聚规划,加快推进红光等4个工业区块的开发建设,建设总用地950亩,形成临海南工业区。在规划允许调整时将沿江南工业区拓展为万亩工业园,建成具有特色鲜明、展示临海形象的新兴产业园区。同时,启动涌泉、永丰、汛桥、汇溪等镇允许建设区的基础设施,作为退二进三企业用地。
  二是整合企业资源,提升发展新经济平台。首先我们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总部商务区和物流园区为抓手,按照城市规划要求,整合大田道口沿临海大道两侧、洛河两侧及中心区规划范围的用地布局,组织实施退二进三,考虑三年内启动完成一批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建成约20万平方米总部商务区,完成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并组织各意向企业入园。以“培育上市企业集聚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和大企业集聚区”为抓手,规划扩大三个发展平台。第一是规划铁路站场两侧为上市企业集聚区。第二是规划高端制造业集聚区。扩大江南区块计划用地,以汽摩配产业为平台,加快高科技、新兴产业集聚。第三是规划钓鱼亭区块为大企业集聚区。以整合引进大企业及其配套企业为方向,组织企业入园。
  三是整合招商资源,建立联动招商制度。产业集聚平台确定后,按照功能布局和产业定位,开发区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招商引资政策、项目入园审批”制度等,制订项目投资密度、环保能耗标准、用地规模。提高税收标准,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开发区组织联动评审。并统一以省级临海经济开发区的牌子对外组织招商活动,统一项目签订并统一实行土地招拍挂,由各区块分头组织落地。充分整合开发区招商服务局和各镇(街道)招商人员,统一归口管理,全力开展招商服务活动,寻找项目,开发区负责项目信息对接和协助项目洽谈,组织相关部门为项目服务,镇街负责招商服务至项目建成投产,全程服务。
  四是整合投融资平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现有的开发区工贸公司和大田、江南等投资公司,考虑建立大区域融资平台,建议由市国资局负责融资,按照项目进度计划保障资金调度,开发区负责资金使用计划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组织相关部门督促资金使用和进度考核,镇街负责项目建设。
  五是整合区域资源,全力推进提升工作。5月份开发区对可利用土地空间情况进行梳理,邀请了省商务厅领导进行指导,考察学习了长兴、诸暨、淳安、桐庐等县(市)开发区整合提升的做法,组织了相关部门、镇(街)进行座谈研究,并结合我市实际,在深入调研、学习先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开发区整合提升方案。目前,正对照目标任务,与各有关单位相互配合,抓好整合提升前期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土地报批、规划衔接等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顺利推进。(临海经济开发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