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全省开发区外贸进出口情况调查与分析

发布日期:2013-11-20 08:4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商务厅政务网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完成我省外贸全年增长8%的目标任务,根据厅里的统一安排,开发区处成立调研小组对我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贸进出口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小组赴宁波、绍兴、杭州等地经济技术开发区,认真听取开发区就园区外贸运行情况介绍,实地联系走访了近20家年出口超1亿美元的重点外经贸型企业,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观摩、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外贸现状,特别是在外贸进出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全省开发区外贸进出口形势
从调研组的调研情况并结合我省开发区进出口数据分析,今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低迷的大背景影响,国内外贸普遍不景气,我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外贸指标增速持续下滑,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进出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0131-9月,全省纳入统计的65家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分别为1114.3亿美元、703.0亿美元和411.3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44.71%38.11%63.54%,占比较上年同期分别扩大4.81.515.2个百分点;增幅分别为8.2%10.9%3.2%,增速较全省高出1.20.25.5个百分点。尽管从数字上看我省开发区的进出口数据仍在增长,但发展很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中的“市场采购”模式正式获批,一度刺激义乌的外贸进出口,但也给我省其他市县开发区的进出口带来一定的影响。部分外贸企业为享受优惠便利,选择从义乌市场办理进出口业务,而后又重回原港口进行实际交割,增加和浪费了大量的物流成本。企业普遍担心,“市场采购”模式初期的红利透支了部分四季度的出口额,并吸纳了部分外省的出口,但是在红利释放彻底后,第四季度的出口将不容乐观。
在调查中更让人忧心是,加工贸易企业中,有1/3的企业订单下降,特别是短期订单明显减少。因此,企业对下半年的外贸出口估量普??口需求明显减少,也对加工贸易出口产生影响。
二、调研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20家外贸企业,并认真听取了公司负责人就企业运行情况的介绍,特别了解了制约外贸进出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包括:
(一)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大。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外需缩量,订单减少,出口商品价格低位徘徊,不稳定因素较多,对出口形势的预判难度较大。外贸业务型企业受影响尤其大,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利润空间进一步下滑。
(二)人民币持续升值。今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日元等外币则不断走低。一些生产制造出口型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原材料进口依赖性较大,汇率的变化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大幅减少,削弱了企业的价格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加之近来国家加薪等政策导向,又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给出口导向型企业带来较大压力。
(三)贸易壁垒日益增多。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出口企业不断受到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制约,贸易摩擦和反倾销案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的光伏新能源行业反倾销案,对企业的影响面很大。虽然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外交努力等因素,下半年相关企业外贸出口额会有所改善,但光伏行业今年整体出口下降已经几乎成为定局。同时,为了应对各种贸易壁垒及摩擦,出口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研发、推广及各种认证,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
(四)税费税率不断调整。在国家出台税改等宏观调控措施时,出口企业及时应对政策调整的能力不强,造成了部分订单和客户的损失。有外贸公司反映,“营改增”以后,在外贸进出口工作中所依赖的一些海运业,增值税无法抵扣,就将其中成本转嫁至出口企业,这些变相增加了出口企业的成本。
(五)外汇核销效率过低。部分企业反映退税渠道不是很畅通,外汇核销环节较多,审核手续较繁杂,时间较长,影响了企业资金链的运转,造成回款期限延长。有些市县海关退税回单时间过长,与国税部门退税期限发生冲突。期间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企业破产倒闭等原因,先前开据的发票被税务部门核定为无效,造成外贸企业无法完成退税。
(六)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受国家银根紧缩政策的影响,贷款门槛提高,额度降低,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供货数量和效益,融资难更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各省市政策又不平衡,因此有些供货商就到金融环境相对宽松的外省完成出口贸易交割,影响到我省外贸出口额。
(七)人才短缺日益明显。人才缺口日益明显,开发区内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普通技术工人已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而且外贸型企业中具有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国际视野的管理层人才,明显呈现青黄不接的态势。同时,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应对反倾销案等工作中,专门的法律和外语人才尤显匮乏。调查进一步确认,由于国内人力成本不断提高,部分外资企业将低附加值的项目移至人工费用较廉价的越南、菲律宾等地。
(八)大企业通关相对较难。海关对出口商品存在“查验率”和“查获率”,对查获的不合格货物进行相应处罚并需重新报批,累计超过处罚限额将被降级列入黑名单,之后提高开箱查验率。大型出口企业货物总量大,就面临相同的查验率下,查获的不合格货物总量会更多,这直接导致了企业越大,越容易降级。现行的方法增加了大企业的出口成本,影响出口积极性。
三、对策及建议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省开发区外贸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外贸任务和目标。
(一)加大政策扶持,减少政府干预。商务系统可以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利用税收的调节作用,为企业提供税收支持,让企业轻装上阵。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进一步规范??整顿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不合法的收费项目予以取缔,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二)调整市场结构,引导多元发展。加强对国际市场动态性研究,为企业尽可能地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资讯服务,为企业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和开拓新兴市场提供帮助。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会展活动,加大出口推销力度,帮助企业拓展网上贸易;指导企业及时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在纵深发展欧、美、日等主要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东及东欧市场。
(三)打造便利平台,强化主动服务。主动服务,强化跟踪服务,认真落实重点进出口企业联系人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开发区要加强培训服务,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外贸进出口业务培训班,帮助企业提升对外贸易业务水平。健全信息服务,积极建立对外贸易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发布、数据分析、经验交流,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动态。积极加强同财税、海关、商检、金融等部门协作,协调促进外贸发展的平台,理顺进出口环节,提高通关效率,为外贸企业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努力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创造便利化条件。
(四)推进自主创新,大胆引进人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扶持、引导龙头企业逐步构建自身的研发机构,重奖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研发机构。增加研发设计经费投入,加大新产品研制开发力度,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落实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
(五)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行业档次。以行业重点产品、名优品牌和核心骨干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在制造、电子等领域培育一批领军企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整合现有资源,规范秩序,避免不良竞争,技术上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企业的特色产品。通过行业龙头的示范,肃清行业陋习,实现行业自律,提升行业档次。
(开发区处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