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鞋出口上半年实现“零通报” |
||
|
||
今年上半年,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发起各类通报数翻了一番,但温州鞋上半年出口却实现了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零通报”。 今年上半年,欧盟RAPEX系统共发布鞋类产品通报28例,其中,中国产品15例,占53.57%,同比增长114.29%。 温州此次之所以和通报绝缘,根本在于鞋本身质量的提高。出口很简单,质量不过关,客户就可能退货。这种压力,再加上近年来欧盟REACH法规等步步紧逼,反倒让温州鞋业内部盘整出了新气象。盘整的关键,是近年来温州鞋企在制鞋工艺、设备改造方面大力投入,加强自身研发设计能力,提高工艺的创新能力,使温州鞋从“中国制造”逐渐走向“中国创造”。 去年底打赢欧盟反倾销一仗的奥康,投巨资打造国内一流制鞋“标杆工厂”,并从原来的OEM(贴牌代工生产),到ODM(原始设计商),到OBM(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一步步往上升。红蜻蜓鞋业,建起了中国制鞋行业首家院士工作站,率先将“3D”量脚制鞋技术应用于生产;巨一鞋业改造完成电脑智能车间,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金帝鞋业,引进温州首条裁断流水线;蒙拉妮鞋业,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生产注塑透气鞋的企业…… 倾力投入后,鞋企得到的回报不仅仅是通报风险的降低,还有鞋单价的上升。上半年全国鞋出口的平均单价在3.5美元左右,但温州鞋出口单价平均已达6.33美元。其中,奥康的平均单价超过20美元,最高的已经达到一双鞋50美元。 此外温州政府部门设立的贸易预警点外,温州鞋业目前已经在全球设立5个外贸预警点,包括俄罗斯、美国洛杉矶、意大利罗马、西班牙马德里、尼日利亚。这些预警点就像雷达,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把当地贸易预警信息传回温州,让行业及时收悉应对。 (温州市商务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