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午餐配送有很大改善 |
||
|
||
中小学午餐配送有很大改善 昨天,市教育局组织教育系统食品药品社会监督员,开展了一次城区中小学配餐和校园周边饮食环境暗访活动,21名教育系统食品药品社会监督员,分三组进行了暗访排查。记者随同进行了暗访。 通过实地探访,社会监督员们发现这些配餐企业和校园周边餐饮环境“较以前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出现有的餐饮企业台账做得不细致,还存在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等问题。 市教育局学校安全与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暗访发现的这些问题,他们将全部反馈给相关执法部门,今后也会跟踪监督。 A 学校配餐企业 饭菜做好到吃间隔3个小时 昨天上午9点10分,记者和教育系统食品药品社会监督员们来到位于鄞州区的一家学校配餐企业。虽然离午饭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但是记者看到,公司的送餐车后已摆放了五六箱分装好的快餐。 该企业负责人说,他们负责给老三区6所小学配餐,每天要配送3000多份盒饭。这些午餐一般早上8点就开始做,饭菜是边做边分装,大概上午9点40分送餐车从公司出发送往学校。 该企业因地处郊区,离江东区还相对较远,到学校差不多要40分钟车程,到学校后再经配餐人员分发,到中午11点半学校开饭时,这些饭菜从做好到学生吃到嘴里,差不多隔了3个小时。这也是家长们经常反映孩子吃不到热饭菜的原因。 “我们的盒饭送到了学校后,还要分到各个教室,由于没有专门的餐厅,这个分发的过程是最损耗热量的。”这位负责人说。 据悉,因场地限制,我市有一部分学校没条件自办食堂,目前共有3.7万余名学生由企业集体配送午餐。 为什么配餐企业不设在市区,从而缩短配送时间?该企业负责人说,他们给学校送餐已经10多年了,原先是开在市区的长丰村附近,后来由于市政拆迁,才不得已搬走了。今年上半年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的“选址要满足交通方便、独门独户、没有污染源等条件”,才搬到了目前的地址。 据介绍,目前宁波市区中标的7家学校配餐企业,由于租金高,几乎没有设在市区的。 冷藏库里有隔夜饭菜,企业说是给员工吃的 昨天上午,记者和监督员们一起探访了另一家配餐企业的厨房、冷藏库、洗菜间等。不过,由于饭菜在上午9点多就全部做好了,记者到达厨房时,已经没法看到饭菜的烹制和包装过程。 刚进厨房就看见,一盆刚煮熟的带鱼敞开着放在一边。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还没装完剩下来的。 记者发现,虽然天气还比较热,但在厨房转了一圈后,没看到苍蝇乱飞的情景。不过,光线并不很好的厨房,看起来不是很整洁,厨房工具杂乱地摆放着,地面上油污也不少,走在上面有些湿滑。 在冷藏库记者看到,几平方米大的地方,放着几筐茄子、包心菜等蔬菜,在靠墙的隔板上,还放着一大盆隔夜的剩饭,以及河虾、炸鸡腿、煮鸡蛋之类的剩菜。 这些剩下的饭菜会不会再次混到学生餐里?这引起了监督员和媒体记者的关注。该企业负责人面对质疑说,放在冷藏库里的剩菜剩饭,不会送到学校去,这是给自己员工吃的。 在办公室里,监督员们发现,这家配餐企业的相关证件齐全,采购材料的票据都有保留,但是台账做得却不够细致。 B 学校周边饮食环境 学校旁边仍有无证餐饮企业 昨天下午,记者随其中一组食品药品社会监督员来到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宁波七中两所学校,探访校园周边饮食环境,没有发现无证摊贩,但是发现3家餐饮企业存在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 在行知小学旁边一家看似新开的面馆,店内看起来不是很整洁,店面一个角落堆满了废纸箱,显得有些杂乱,餐桌上还有苍蝇在飞。食品药品社会监督员们询问发现,这家面馆目前还没有办理相关证件。 面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小店开业一月有余,平时有些家长会带学生来吃早餐,而吃中晚餐的则很少。由于租用的房屋没有房产证,一直没能办出餐饮服务许可证,其他的工商登记、卫生许可等手续也都办不下来。 在宁波七中校门口对面,有间小店招牌上写着“鸡排店”名称,但是社会监督员们走进店内发现,自称鸡排店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上的经营范围里只有“冷热饮品制售(奶茶)”。 奶茶店老板说,鸡排店开业有4个多月,接手之前确实是家奶茶店,但是仅卖奶茶不赚钱,他们一直在补办手续,希望扩大经营范围,但是申请一直没批下来。 在不远处的另一家鸡排店里,社会监督员们又发现这家店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上规定“仅限炸鸡排”,但是实际上小店却还在卖奶茶。 随行的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执法人员表示,这两家店属于擅自改变经营项目,目前已经通知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稽查大队,执法人员次日将会进行警告或处罚。 (宁波市贸易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