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今年以来我市促消费扩内需情况

发布日期:2013-09-29 03:1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商务厅政务网

 

 
今年以来我市促消费扩内需情况
2013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商贸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聚心凝力,主动作为,负重前行,力克时艰,商贸流通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态势,1-8月,我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6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8月当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6亿元,同比增长5.2%;累计实现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5414亿元,同比增长6.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8月当月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720.2亿元,同比增长7.5%。
(一)积极扩大消费,提升内需拉动力。把扩大消费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紧抓不放。一是完善网点促消费。以市镇商贸中心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等四大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现代商业体系建设。1-8月,新增“市镇商贸中心工程”建设单位8个,总数达到25家。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农村便利店完成改造提升为直营店46家,全市累计提升为直营店达330家,直营店率达13.1%,居全省前列,其中,北仑、鄞州为全市前列;新增南塘老街等3条市级特色商业街,目前全市共有市级特色商业街区39条,年销售额近400亿元,海曙、余姚各有7条;扩大社区双进工程创建覆盖面,新增25个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全市共创建市级商业示范社区160个,国家级示范社区21个。余姚、鄞州、奉化等地邻里中心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加强营销促消费。充分发挥展会和节庆活动旺人气,聚财气,兴商气的功能,为消费市场注入动力。上半年举办了宁波年货展销会、家博会、车博会和消费促进月等丰富多彩的节庆促销活动。其中,第24届年货展销会,展销商品约3000个品种,销售额达4400万元,比上届增长4.8%以上。三是利用政策促消费。以开展节能惠民工程为契机,帮扶家电企业拓市场,我市共有13家企业233个型号的产品入围推广目录。全市五大类节能家电产品累计销售74.2万台,销售金额22.6亿元,销售量、销售额均居全省前列。四是调整转型促消费。助推高端餐饮业主动转型,积极开拓大众餐饮、特色餐饮、商务餐饮市场。着力引导居民在文化、旅游、休闲、家政、信息等领域的服务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利用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的优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据测算,目前宁波网购人数约160万,今年上半年居民网购消费额144.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占社零12.19%,比去年增加3.3个百分点。在淘宝网上宁波店家约有3.6万,网上贸易企业约1.5万家。在网商发展指数百强城市中,宁波位列第12位。
(二)实施“四大工程”,提升民生保障力。坚持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分类指导,分片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城乡生活服务体系。一是菜篮子基地建设工程成绩突出。落实4500亩青菜产销任务,保障夏秋淡季供应平稳。加强配送中心、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培育160家市级菜篮子基地,做好“两素两荤”(蔬菜、豆制品、猪肉、水产品)等为主体的菜篮子供应保障工作。同时,通过举办年货展销会、淡季菜篮子商品展销会,从外地紧急调运,设立社区、超市直销点等方式,积极应对恶劣天气、休渔期和生猪等生产周期性带来的影响。拟定新业态扶持政策,拟对智能化配送、冷链设施建设、进社区直供直销等6大新业态建设进行重点扶持。今年上半年保持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比较平稳,批发价格总体低于全国和杭州等地水平。二是菜市场改提升工程进展顺利。坚持把菜市场改造提升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和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围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城乡菜市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不断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列入2013年计划的115个菜市场改造有序推进。43个省级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任务,已有19家基本完成改造提升,10家改造工程量已超50%,其余菜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正积极推进中。我市便民菜市场建设还列入了商务部的试点。三是追溯体系建设工程稳步推进。今年已新建65个流通节点,截止目前,全市共完成了9个业态、282个追溯节点的建设任务。进场交易主体备案1.36万家,发放肉菜流通追溯服务卡8300余张。宣传培训工作开展积极有效,追溯信息上报及时准确,数据共计1.65亿条,追溯网络总体正常运行,项目建设受到商务部验收组高度肯定。其中,鄞州、镇海、江东等区工作扎实,追溯体系运行管理成效明显。四是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成立宁波家政学院,开设家政专业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填补我国在家政学历教育领域的不足。认真做好家政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圆满完成2300名的年度培训任务。深入开展“上等级、评星级”活动,全市家政等级企业共有22家,星级从业人员945人,其中,家政师8人。
(三)大力开拓市场,提升生产服务力。主动服务生产,衔接产需,全面统筹商贸系统开拓市场的工作。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内销比重逐年攀升,从2008年的69.8%上升到2012年78.2%,四年提高了8.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比重达到80%。一是鼓励企业拓展外地市场。支持鼓励三江、加贝等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到外地设立分店和网点,发展营销网络。来必堡、华必和等连锁快餐点在市内外开设新店50多家。上半年,商贸系统通过在市外开设直营店、连锁店、加盟店模式开设门店160家。利用“2013南京?宁波周”契机,组织39家企业参加“宁波名特优产品展示展销会”,签订购销协议16份,合同金额2.72亿元。余姚、奉化等县(市)给予了大力支持。二是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探索多形式的直供直销模式。今年以来,组织各类产销对接26余次,沃尔玛、家乐福、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与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产销战略联盟关系,全市共有120余家菜篮子企业开展各类产销对接活动,销售菜篮子商品超9亿元,同比增长15%。奉化、象山等地农超对接工作成效明显。三是深化名品直销网络建设。通过调整巩固、发展区域经销商(代理商)、市场监控、强化推荐、商品调整等措施,成都、武汉、上海、郑州、北京5家名品中心实现销售7.3亿元。
(四)抓项目增后劲,提升产业带动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增强商贸经济发展后劲和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支撑。一是推进重大商贸设施建设。坚持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商贸设施开发建设力度,着力推进鄞州环球城、余姚万达广场、北仑银泰城、宁海上金国际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商贸设施开发建设。目前,全市在建商贸服务设施项目共198项,总投资1544.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2个。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192.3亿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招商引资突破年的有利契机,加大招商引资、招商引贸力度。仅上半年,江北区就引进了宁波绿地中心、深圳商会大厦等一系列商业商贸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宁海县在中澳海洋生态旅游项目推介会上签下旅游项目7个,总投资174.9亿元。围绕城市综合体和重点楼宇,通过落实产业政策推动服务业招商和二次招商,引进一批知名商业品牌。加大外资引进力度,1-6月,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合同外资5.7亿美元,同比增长46.2%。三是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根据宁波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市)、区域规划的定位,抓好一批后续开发的商贸项目,重点对慈溪综合物流园区、余姚姚北商务中心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进行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及时掌握新增项目,调整充实项目储备库,保持项目滚动发展。加强对安排的大型项目跟踪联系,做好服务,争取早开发、早投产、早见效。四是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深入推进??的政府管理体制,原来由发改委牵头主管转为由贸易局牵头主管。大力培育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今年我市有2家企业被商务部确认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余姚市被省政府确认为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余姚和宁海参加“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
(五)坚持监管结合,提升安全保障力。按照开展专项整治和实现长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全市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准确。充分利用商务部、省商务厅和全市各级商务系统监测平台,对全市10个监测系统2200 余家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监测,并及时收集数据,深入分析动态趋势,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信息资源,决策参考。二是积极应对禽流感防控保供工作。强化市场动态监测,及时组织关闭全市活禽市场及活体鸟类市场,指导市肉禽蛋批发市场开展禽产品收储。风险过后,适时配合做好活禽市场重启交易工作,组织城区菜市场做好冻禽产品、活禽的采购和销售工作,帮助企业解决活禽积压问题。三是商品质量安全监管扎实有效。重点组织实施了2013年度市政府实事工程关于500批次菜篮子商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开展城区菜市场检测服务外包工作。今年以来,全市生猪瘦肉精检测共16201批次,合格率99%;上市蔬菜农残检测共714983批次,合格率99.68%,质量安全总体平稳。组织开展肉品安全专项行动,进一步抓好屠宰秩序稳定,今年以来,全市开展屠宰执法700多次,出动执法3500多人次数,取缔私屠滥宰窝点10个,有效杜绝白板肉、病害肉上市。四是行业监管不断加强。牵头组织商贸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全市商贸业软硬件建设和节能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典当、拍卖、生猪屠宰、成品油等特种行业的依法行政和市场管理扎实有序。以开展商务诚信活动、规范零供交易行为、强化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市场秩序管理。加强安全综治工作,加大“十小”行业整治力度,确保全市商贸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六)切实转变作风,提升政府引导力。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为重点,坚定不移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共克时艰。一是深入企业送服务。狠抓群众路线教育,扎实推进“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干部进村入企一线解难创优”活动,班子成员带领调研组,两次集中时间深入各县(市)区和联系点调查研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上半年,共为各类企业解决实际问题30个。二是完善政策促发展。积极争取中央内贸专项扶持资金和市级财政资金,重点对菜市场改造、追溯体系建设、开拓国内市场等进行扶持。今年列入市级专项扶持资金9900万元。抓好新一轮商贸政策的研究与制定,起草完成《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现代商贸流通业的若干意见》,着力加大对商贸流通业的扶持力度。7月份,出台了《宁波市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安排电子商务扶持资金1000万元。三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审批效能,实现行政审批工作“双提、双百”。2013年以来,我局“窗口”受理的25件事项提前办结率达100%,平均办理时间比规定时限缩短32%。
 
(宁波市贸易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