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通消费 > 市场运行

宁波加大雨雪期间菜篮子商品供应保障力度

发布日期:2014-03-14 10:5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商务厅

  近期气候多变,大雪冰冻等灾害性气候时有发生,不可预测因素增多。市贸易局高度重视,多方组织货源,落实储备数量,加强运行监测,严把商品质量,并认真组织做好“两荤两素”(肉、鱼、菜、豆制品)四大类“菜篮子”商品市场供应工作,保障了 “菜篮子”商品货源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

  一、积极组织“菜篮子”商品货源。前期,市贸易局组织有关部门专门赴外省进行了调研,加强了与江苏、福建、江西等生产经营基地联系,并组织市场供应大户提前做好对接,拓宽蔬菜调运渠道。针对雨雪天气,市贸易局及时指导市蔬菜批发市场、生猪中心屠宰场等骨干企业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加大外省调运力度。近期北方大雪封路,原主供地寿光蔬菜供应受阻,采取“南北结合、向南转购”战略,近期,福建、江西、海南等蔬菜已陆续供应我市。二是调控本地肉菜供应。积极发挥市级160个“菜篮子”基地补充供应作用,指导基地将商品全部供应宁波市场,增加本地“菜篮子”商品供应量。三是完善应急预案。结合往年市场供应成功做法,进一步完善供应保障应急预案,并作好主动出击准备,应急时期,指导中心屠宰场组织自己车队直接进行货源调运。目前,保障了日供应蔬菜每天1500-2000吨、猪肉1500头左右,确保了雨雪灾害特殊天气“菜篮子”商品不脱销。

  二、积极落实市级“菜篮子”商品储备。针对今年安排储备任务,进行逐项储备检查,确保市本级6万头生猪活体储备、5000吨蔬菜和3000吨水产品的经营性储备,以及1500吨豆类制品原料储备到位。针对近期雨雪低温天气可能会对市场供应带来影响,专门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一线,加强检查指导,切实落实后备资源,再次详细统计“菜篮子”储备品种、数量,做到随时调得出、供得上,及时保障市场供应。目前,主要“菜篮子”商品做到了5-7天的储备数量。在完成储备任务的同时,积极探索“菜篮子”商品储备新渠道。局领导带队专程赴宁波税区、宁波港进出口公司进行考察,商讨借助企业大型冷库进行冻肉储备,进一步提升特殊自然灾害天气下市场供应保障能力。

  三、加强“菜篮子”市场运行监测。加强菜篮子信息化建设,提高菜篮子信息传递速度,建立和完善了“菜篮子”市场定期联系、价格旬报、分析报告等“三项制度”, 确定生猪屠宰15家、家禽及蛋品批发1家、水产品批发3家、蔬菜批发3家、豆制品生产1家、豆芽生产1家为重点监测单位。另外,将150个市级“菜篮子”基地产销数量纳入监测范围,密切监测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定期进行对比分析和预测预警,以指导企业生产、引导市民消费,进一步提高了“菜篮子”市场运行调控水平。通过市场运行监测,密切关注节庆和自然灾害天气条件下“菜篮子”商品行情。

  下步工作打算:

  跟踪了解天气情况,一旦出现市场供应异常,动用“菜篮子”风险资金、紧急组织做好市内外“菜篮子”商品主要是猪肉和蔬菜的调运工作,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节日氛围。

 

                                  宁波市贸易局

                                   2013年1月4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