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新增典当行审批工作圆满完成 |
||
|
||
2013年度新增典当行审批工作圆满完成
今年是商务部正式下放设立典当行行政许可权限的第一年,为了优质高效地做好新增典当行审批工作,我厅本着改革的精神优化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从发布通知到审批结束历时二个半月,圆满完成了审批工作,全省共审批设立典当企业22家,典当分公司3家。总结这次集中审批工作,主要做法如下:
一、充分体现公开透明。由于商务部对典当行审批实行总量控制以及典当行业的类金融属性,近年来,各地对发展典当行比较关注,这对审批工作的规范性提出更高要求。我厅以第一次自主审批为契机,推进审批工作公开化,主要体现为发展指标的公开。商务部文件下发后,我厅根据下达的年度发展规划,按照各市、县人口规模、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现有典当行分布等情况,以厅文件形式将全省新增典当行指标全部分解到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其中包含赋予各市的调剂指标,并在厅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充分尊重地方的推荐权,做到权力下放,公开透明。
二、充分体现质量要求。针对典当业同质竞争日趋激烈、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厅十分注重新增典当行的布局和质量。一是提高准入门槛,为了增强新增典当行实力和竞争能力,我省提高了新增典当行的注册资金要求,把设区市市区、县级市和发达县新增典当行注册资金提高到3000万元以上,其他县提高到2000万元以上。商务部下达的发展指标数控制在57家,而我省审批设立了23家,体现了宁缺勿滥的质量要求。二是注重区域布局,在预审时充分考虑新增典当行服务半径,引导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中心城区、现代商贸服务示范镇、中心镇布点发展。在指标分配时考虑了对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地区的支持。三是确保工作质量。确定“市县推荐、协会初审和我厅正式审查”三个环节来保障新增典当行质量,具体规定了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对于申报企业较多而指标不足的地方,要求公开择优发展典当行,吸引优质的企业和资本进入典当行业。
三是充分体现服务理念。由于实行一年一度的集中审批,以往从基层商务部门推荐直到商务部审批,前后历时五个月左右,企业对于审批效率意见较大。今年虽然还是集中审批形式,但审批权限已经下放。为此我厅按照改革的要求,以群众满意为考量,突出服务理念,在审批流程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即从过去的一次审批(统一审核一次性上报商务部)调整今年的即时审批(先申报先审批先发证),有效解决了以往“先来等后到”的现象,大大减轻了注册资本金先行到位企业的成本负担。同时今年调用省典当行业协会的力量参与初审,缓解了集中审批导致的业务处室人手紧张,也切实提高了审批效率,经测算,今年审批平均提速两个月左右,得到了各地和申办企业的高度评价。 (市场处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