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认定首批2016-2018年度省级文化服务和产品出口基地 |
||
|
||
浙江省认定首批2016-2018年度省级文化服务和产品出口基地
近几年, 随着浙江省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服务和产品质量逐步提升,文化产品出口集聚显现。近日,省商务厅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商务部关于《开拓海外文化市场行动计划》等有关精神,认定了5家首批省级文化服务和产品出口基地: 一是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杭州总部。该基地以我省影视作品出口为导向,致力于华语影视作品的国际化贸易,近3年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国际性影视交易展会—中国影视产业创新峰会,有力带动了全省影视作品的国际贸易。截止2016年底,已将9千多小时,3242剧集的影视产品出口至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G20所有成员国海外发行出口的全覆盖,累计创汇近6000万美元。同时,该区注重“产、学、研”相结合,连续举办了四期浙江省影视产业高端人才培训班,为我省培养了一批影视﹢贸易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二是德清休闲文化产业基地。该基地由三大产业集群组成:南部的钢琴文化产业区设计制造企业46家,年产钢琴超过4万架,“威腾”、“乐韵”等一批国家级、省级著名出口产品已远销欧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通过举办海内外钢琴音乐会、商演、培训等共计出口创汇10亿美元以上;中部的休闲体育文化区,将户外体育用品的研发与动漫设计、体育赛事、文化创意等紧密结合,2016年,文化体育产品和服务出口达1亿美元以上;北部的“洋家乐”文化旅游区,以2007年首家“洋家乐”——“裸心乡”落成为起点,至今已形成不同规模的“洋家乐”、“创意谷”70家以上,同时,“洋家乐”注重农村传统文化、影视制作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当地独有的“中国味”的“洋家乐”文化旅游产业,2016年实现创汇1000万元以上。 三是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海宁基地。该基地立足于我省 “中非影视合作贸易工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影视译制出口。2015-2016年,《妈妈的花样年华》、《老爸的心愿》等100集以上我省优秀出口影视剧在基地译制中心的译制完成,并出口至坦桑尼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16年下半年,基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合作,将《神医喜来乐传奇》(36集)和《全家福》(48集)等译制出口,8月在哈萨克斯坦31个国家频道播放。截至目前,基地共译制出口影视剧、动画片达6000多部(集),覆盖非洲、“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 四是浙江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该区将影视文化、演艺旅游相结合,建成了28个外景基地和主题公园、15座室内高科技摄影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影视制作出口的“梦工场”。截止2016年底,区内华谊兄弟、唐德影视、新丽传媒等20家规模以上的影视企业累计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以上,《芈月传》、《花千骨》、《琅琊榜》、《武媚娘传奇》等10多部优秀影视作品销售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点击量超过1亿以上,形成了国际市场的“华流”和“华粉”。此外,该区以影视业带动旅游业发展,2016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375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7亿元,成功打造了以影视为特色的知名旅游品牌。 五是木玩文化生态园。该区以原创动漫(定格动画、二维三维动画)设计及制作为主,同时开发儿童动漫剧场、木玩创意设计、儿童动漫实践基地及木玩衍生产品。2016年,该区制作出口的动画片50集以上,《嘟嘟镇》等获得2016年度法国戛纳影视节创新奖,动漫及衍生产品的出口达1000万美元以上。 此次出口基地的认定对我省文化服务和产品出口的产业集聚,提升我省文化服务和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我省文化出口基地的认定在全国尚属首次,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的高度肯定。
(服务贸易处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