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借力“境外裂变”反哺本土经济 |
||
|
||
温岭市借力“境外裂变”反哺本土经济温岭有各类境外商业机构近1000家,其中经审批境外企业180 家,从业人数约超三万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内外联动,推动实体经济“境外裂变”,实现了“境外开花境内红”。“十二五” 温岭新批境外投资项目 38个,超千万美元投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1.79亿美元,超千万美元项目6个。“十三五”温岭预计实现境外投资3亿美元,反哺回归投资上亿美元。 2016 年以来,温岭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达19个,完成境外投资达7650.94万美元,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达13500万美元。2016年累计境外投资项目占台州市总数36.17%,完成境外投资占台州市总额43.94%,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占台州市总数的77.25%。各项指标均位居台州市第一,并创历史新高。 一、拓展四种模式,铺设“境外裂变”出海之路 1.构建营销网络。我市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境外贸易公司、办事处等机构信息灵、市场熟、联系快的优势,架起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直接“跳板”,哪个国家市场未开发,就主动把销售的触角延伸到哪里。目前,我市经批准设立境外营销机构 154家,约占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86.52%,占台州市营销网络总数的三分之一,形成了遍及世界各大洲及重要贸易地区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近年来,我市依托制造业优势,通过境外营销网络建设,以“走出去”带动“销出去”,成为一大亮点。每年直接带动出口超10亿美元,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保持外贸稳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设有境外营销机构的企业出口不降反而逆势强增,如上市公司利欧集团,在香港、美国、意大利、中东、匈牙利、泰国、印尼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多点布局,有效拓展了海外市场份额,2016年实现出口额1.36亿美元,2017年1—10月实现出口32.7亿美元。 2.设立海外仓库。我市鼓励企业建立境外销售地区仓库就近配送体系,打造物流快速通道,第一时间响应境外市场需求,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时间主动和价格优势。如台州富岭塑胶作为美国五大快餐连锁企业KFC、McDonald's、Wendy、BKC、SUBWAY及连锁超市Wal-Mart、BJ等终端客户的国际供应商,在美国东部的新泽西、西部的洛杉矶、北部的芝加哥、南部的达拉斯、中部的亚特兰大都设立了3个仓库,其90%以上产品出口美国,2015—2016年的出口额分别为6481万美元、6709万美元、7356万美元,2017年1—10月实现出口0.7亿美元,出口额连年增长。且富岭还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等地设有仓点,产品和服务覆盖整个北美市场。, 3.孵化品牌集群。目前,我市分别在迪拜、俄罗斯、印尼、匈牙利、比利时等市场开发度较高的地区设立温岭产品“展销中心”,通过产品整体品牌推广等手段,打造制鞋、水泵电机、机床工具等产品良好的形象,同时发挥团队优势形成温岭产品的全球分销中心,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如温岭企业还抱团入驻匈牙利“亚洲中心”和比利时“欧洲商城”,以常年展示与短期展销、批发贸易与零售相结合的形式展销产品。我市还鼓励企业采取“一国一策”的营销策略,积极抢占国外市场。如钱江摩托2016年通过细分中东、中南亚、南亚等地市场,针对性地强化产品功能,充分适应当地市场,满足其差异化需求,有力带动摩托车出口达到7.13亿元,同比增长35.74%;2017年1—10月,带动摩托车出口达到8.16亿元,同比增长47.45%。 4.境外加工企业。我市鼓励优势龙头企业直接投资境外,提升国际分工合作参与度,逐步建构“温岭总部+国外加工企业”的发展新模式,大大降低进口国关税、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并降低企业出口成本5%以上。目前我市境外加工生产企业已超50 家。台州石林鞋业有限公司在乌克兰敖德萨设立生产线,利用当地资源等各项优势,年销售额1000美元以上,在波兰、俄罗斯皆设销售网点。 二、开辟三种路径,造就“跨境反哺”回归之路 1.借壳——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我市鼓励具有一定海外资本运作实力和跨国经营能力的企业积极“走出去”,通过收购兼并、合资合作、风险投资等形式开展境外投资,快速获取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海外销售网络,提升了本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我市就发挥国资背景龙头企业的领军作用,积极试水跨国并购,示范带动一批民营企业争相效仿,掀起“并购风潮”。钱江摩托自2005年起先后投入近 1300 万欧元,并购意大利老牌摩托车企业贝纳利公司,充分利用其品牌、技术、生产、销售渠道和较为完善的配套管理体系整合优化资源,成为中国机械行业真正实现跨国收购欧洲企业的第一家,也成为意大利境外企业并购境内企业的最佳并购案,打响了温岭企业跨国并购的第一枪。同时,钱江摩托通过收购迅速获得了先进的技术、高端的品牌和现成的销售渠道,使得国内零配件顺利地进入了高端供应链。2016年,万邦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一次性投资 2381 万美元,并购成立南非安兰医疗有限公司,吸收引入南非先进的医疗器械制造技术。同时计划投资 50亿元,在温岭建设产学研、医养游为一体的健康小镇,培育医疗器械和健康产业。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62.5万美元,并购德国知名水泵家族企业 WITA,利用WITA在技术、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推动企业整体技术一步式跨越。同年,利欧股份参与成立利欧鼎晖并购基金合伙企业(海外并购基金),借力现代金融积极向海外进行扩张。台州北平机床有限公司整体收购德国老牌机床企业施耐亚,吸收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设备,极大地提升了品牌价值,其机床产品单台售价高达百万元,是本地其他同类机床价格的10倍以上。 2.借力——母子企业互动发展。我市通过引导企业精准对接海外市场需求,不断扩展海外市场,壮大企业发展规模,实现境外企业与境内母体企业互动发展。如台州富岭塑胶从一个家庭作坊打拼成为美国五大快餐连锁巨头的直接供应商,借助国际身份优势,在国内外拥有4个生产基地和1个在建生产基地,3家海外分公司和1家研发中心,并于2015年1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台州市首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华丽转身为温岭市工业十强企业。2016 年,该企业在温岭投资4.5亿元,启动年产59000吨可降解塑料餐具技改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9亿元。 3.借道——异地商会抱团回归。我市发挥在外40万温岭人的群体优势和人脉广泛、信息灵通的优势,引导在外企业和企业家参与商会等团体,密切境内外联系,积极招引项目,促使资金回归。我市相继在温岭“走出去”企业相对集中的阿联酋、俄罗斯建立了迪拜温岭商会、莫斯科(中国)温岭商会,分别拥有会员100余家和120余家,成为全国最早建立境外商会的县级市。为进一步激发招商动力,市政协办、招商局、工商联还聘请异地温岭商会会长担任招商联络员,同时在罗马尼亚、南非、巴西等地成立以温岭籍商人为主的台州商会,努力争取,促成了一批境外企业回乡发展,“回归”效应持续释放。向迪拜发展的光陆公司于今年5月在温岭泵业制造小镇投资5亿元,落地光陆项目反哺家乡。 4.借地——创建境外农业基地。该市引导农业企业在国内土地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走出国门,利用国外资源优势,设立农业生产基地,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温岭市箬横合作社在缅甸建立占地四十万亩的香蕉及占地6000余亩的玉麟西瓜缅甸瓦城基地,主要从事西瓜种植、销售,成为台州地区第一家走出国门的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既充分利用了了国外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降低了成本,又利用了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实现了资源互补,从而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合作社设立境外基地当年,经营收入20768万元,向社员返还盈余4400万元,常年可供“玉麟”牌西瓜8万吨,联接农户9200户,直接带动温岭市东南沿海8万亩?岭市商务局 温岭市招商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