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义乌市电子商务发展形势分析 |
||
|
||
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1770亿元,同比增长17.14%。其中,内贸零售交易额980亿元,同比增长33.7%,占全省内贸零售交易额的10%;外贸交易额650亿元,同比增长11.7%。2017年1月预计交易额117.5亿元,同比增长1%。 连续三年位列“中国电商百佳县”榜首,获评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创业25佳县第一名,并成为唯一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开展县域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统计试点的县级市。2016年义乌电子商务发展总指数收于110.82,较基期增长10.82%,全年均值为106.19,总体呈稳健上行势态。 一、交易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1.电商主体持续壮大。2016年,全市经工商登记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56728家,同比增长60%;新增22624家,同比增长58%。我市目前有淘宝活跃卖家10.5万余家,占全国总量的1.1%;天猫活跃店铺3500家,占全国总量的3%;诚信通会员3.1万家,占全国总量的4.5%;速卖通注册卖家3.6万家,亚马逊注册卖家6000家,eBay卖家3.5万家,中国供应商4500家,网商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势头凸显。 2.交易规模不断上升。2012年以来,我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为520亿、856亿元、1153亿元、1511亿元,1770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0%。商品品类越来越多,已涵盖家居家装、服装、饰品、针织纺品、化妆品、玩具、工艺品、箱包、运动户外、汽车用品、五金、音响器材等众多领域。销售区域已覆盖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今年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参与活动的商家数量达到10万余家。双十一当天实现成交额59.5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淘宝天猫平台交易额45.6亿,占淘宝天猫双十一1207亿的3.78%;京东等其它平台交易额超过6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超过7亿元。11月11日快递发件1080.32万票,全国排名第二。 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1.获批建设浙江(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在充分借鉴杭州等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制定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一个核心、两大平台、三条通道、四方面保障”的顶层设计,并全面启动建设。 2.获批开展浙江省小商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对优化义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推动工业企业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品牌打造和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3.积极开展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试点,8家海外仓获批试点,并出台3项电子商务行业地方标准:《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建设基本要求》、《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服务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数据交换规范》。 4.保障国际邮件互换局常态化运行。积极协调义乌邮政速递、邮政公司,参照杭州综试区做法,将国际邮件互换局数据纳入9610统计,完成义乌邮政速递E系列产品纳入9610统计,日均通关量约1万票。截止12月31日,出口国际邮包已超5832万票, 日均16万件,互换局通关量位居全国第五。互换局的设立开通个人物品进口通道,目前已进口超9.7万票。 三、创业创新的电商生态氛围浓厚 1.以“电商换市、全球机遇”为主题举办2016年第四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打造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国家级电子商务博览盛会。共有1185家企业参展,设立2551个国际标准展位,电商博览会展览面积5万㎡,吸引了27个国家和地区196个组团11.65万人次参观,同比增长15.08%,现场达成合作意向43432个,增长13.6%。电商大会设置议题38个,共吸引了6578人参加。同期举办了电子商务人才节、青岩刘众创梦想秀、第二届世界微商大会、中国电子商务创新规范发展高峰会、首届农特电商发展高峰论坛等20项特色活动。 2.面向全国举办“创客我最型”创业竞赛,打响“义乌创业之都”品牌,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横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智能硬件等数十种行业的4059个创业项目报名参加,其中220个项目参加投融资对接会,共达成574个投资意向,义创空间已成功孵化企业10家,现有在孵企业30家,已在义乌注册的企业24家。 3.举办“e模未来星”电商网络模特大赛,积极推进时尚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打响“电商模特义乌造”的品牌。以大赛为契机,成立电商网络模特联盟,建设网模基地,并发布全国首份《中国电商网络模特白皮书》及制订《电商网络模特服务规范》电商网络模特行业标准。力争将义乌打造成全国电商网络模特集聚中心、培训基地,并带动电商配套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4.大力开展电商人才培训活动,构建独具义乌特色的电商人才培养沃土。2016年围绕产品供需对接、资金供需对接、服务供需对接、人才供需对接等举办对接会15场。由电商协会、商圈、商盟、培训机构、园区等市场主体累计举办电商论坛、沙龙、培训等600余场,全年共培训电子商务人才10万人次以上,其中市场化公益类培训占全市培训人数的绝对比例,形成独具特色的义乌电商人才培养自生态体系。 5.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地图)于9月份正式上线,为创业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目前已有认证服务商500家,公共培训课程近500门。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稳中有进 1.农村创业基地不断涌现。阿里研究院发布“2016年中国淘宝村名单”显示,义乌以65个淘宝村的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同比增长75.6%;江东街道、稠江街道、稠城街道、苏溪镇、后宅街道、廿三里街道被评为淘宝镇,其中江东街道以30个淘宝村的数量位居全国淘宝镇第一。出台《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和《义乌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百村电商”工程,全面建设和规范提升农村电商创业创新基地。 2.农村电商服务逐渐体系化。全市已完成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400余个。与中国邮政集团浙江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成1个500平方米以上市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3000平方米的仓储配送中心,提供“仓储+配送+信息化+供应链金融”一站式服务;与京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市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店、特色馆等项目;推进淘宝特色中国义乌馆改造升级,2016年止入驻义乌馆的商家达到264家,农副产品销售额超过5015万元。 五、各大平台、知名服务商、大卖家招引成效明显 1.对接电子商务大平台。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国际贸易、物流通道、金融服务、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合作。全国出口百强企业一达通已在义乌注册成立义乌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与亚马逊尝试就共同培育义乌标杆卖家开展合作。 2.招引重点领域电商企业。与DHL在跨境物流区域总仓建设、海外仓及其服务产品、航空货运、市场推广等领域开展合作;与价之链合作开展DTAS火箭计划,针对亚马逊卖家团队给予全方位扶持,打造跨境电商良好生态;争取环球易购在义乌设立独立法人公司,建设华东供应链中心;引进并建成Google义乌展示中心项目;金电联行“一袋金币”电商融资平台联合金融机构授信1.18亿元,授信企业875家,帮助6000余家电商企业成功采集数据提供分析报告和企业征信服务。 3.积极引进跨境电商进口龙头企业。引进注册成立义乌市西狗贸易有限公司、义乌市咏芯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义乌市浩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跨境电商进口龙头企业,环球易购子公司“深圳市君仕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驻网商服务区。 六、政策优势形成会聚效应 目前义乌通过房租补贴、培训补贴、贷款贴息、技术创新资金补贴、税收返还、特殊奖励等方式大力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利用政策优势形成会聚效应。2016年度重点在跨境电商发展和农村电商发展方面实现政策突破,共评选年度电子商务示范单位14家,兑现电子商务扶持政策资金1193.5万元,其中,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项目3个;兑现《关于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出口流量的支持政策》2015年下半年度扶持资金1301.9万元;兑现公共海外仓专项扶持资金1950万元;兑现电子商务专业村专项扶持资金423万元。 1.借鉴深圳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着眼当前我市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出台《关于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义乌市陆港电商小镇招商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制度,形成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政策高地,进一步优化我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打造跨境电子商务高地。 2.制定《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和《义乌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百村电商”工程,加快义乌农村电商建设和发展。 七、电商大数据体系日臻完善 1.全国首个县域快递数据实时分析系统项目落户义乌。“义乌快递数据实时分析系统”由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和义乌市人民政府在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定制开发的。系统通过实时分析全国快递业数据,及时生动直观递展示义乌快递全行业的发展实况,为我市采购商、经营户、生产企业及电商提供准确、丰富商情信息,为生产引领消费时尚、适销对路的商品提供最有参考价值的信息。项目于2016义博会开幕式期间正式上线。 2.深化县域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统计试点。义乌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是国家级县域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统计试点建设内容之一,提出了电商行业分类“义乌标准”,及时揭示电子商务领域的进步和制约,为电商经营主体提供业务发展指导与预警服务,为政府部门分类监管与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服务,有利于义乌率先形成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电商发展指数于2016年世界电商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 3.完成义乌市电子商务征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电商信用体系。通过线上数据采集和线下信息归集建立电商信用档案,开展电商评价和电商行业评价,开发电商征信产品并在政府、金融机构等领域推广应用。 八、电子商务集聚平台建设多形式高质量推进 我市有全国最多的网店村和电商园区。现有网店村65个,淘宝镇6个;电子商务园区28个,建筑面积达200万㎡。 1.谋划、提升青岩刘电子商务发展。编制青岩刘提升发展方案,成立青岩刘提升发展领导小组。剖析青岩刘村发展历程、存在问题,结合现有条件以及周边环境,制定《义乌市青岩刘村电子商务提升发展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再造“新青岩刘电商产业生态圈”,进而打造成为“中国网创第一村”。 2.创新园区建设模式,协调推动以线上线下聚合为特色产业园建设。如建成饰品行业线上线下集聚的聚饰云产业园,聚饰云平台已集聚行业优质企业8956余家,从业人员超3.8万,移动端App积累会员超2.4万,平均月询单12227单。目前,聚饰云平台材料市场月均交易额超1500万元,成品市场首月在线交易量超180万元。 3.成立我市首个残疾人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基地从残疾人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整合当前我市电商产业的优质资源,在电商培训、店铺运营、物流、金融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与帮助。 (义乌市商务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