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创新方式精准招商招才 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18-11-29 14:0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商务厅政务网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吴兴区深入实施“项目双进见效行动”,进一步充实招商招才力量,依托“产业+部门”招商大格局,精准产业方向,全员招商招才、持续发力,全力实现“双招双引”新突破、新成效。截至目前,吴兴区共签约引进项目158个,计划总投资约851.23亿元。从项目结构上看,工业项目71个、占比44.9%,服务业项目54个、占比34.2%,科技人才项目28个、占比17.7%,现代农业项目5个、占比3.2%。从投资规模看,计划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37个,其中5-10亿元项目16个、10-20亿元项目10个、20-50亿元项目7个、50-100亿元项目3个;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主要做法是:

一、凝心聚力,实现招商招才新突破

一是坚持一号工程不动摇。成立以区主要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半月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集中签约”的招商招才工作机制。目前,已累计召开“双招双引”工作例会15次,协调、落实项目“双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实施乡镇“一把手”盯推、区领导联络项目机制,定期梳理“一把手重点在谈盯推项目”,坚持重大项目“一把手”牵头、一揽子研究,形成全区合力抓项目引进推进的浓厚氛围。

二是优选配强招商招才分局。打破条线部门建制分割,在招商招才一线集结最精锐兵团,从全区抽调3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32名优秀中层干部、一般干部,组成16个招商招才分局,打造“8+8”的产业招商大格局。其中,8个产业招商招才分局,专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确保人员和精力100%到位,明确目标任务,主攻工业项目和科技人才项目精准招引。同时,赋予金融办、旅发委、产投等8个部门招商的中心工作,结合部门职能,兼有专业招商任务,由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局长,组建团队开展“双招双引”工作。

三是严格落实考核机制。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各乡镇对项目的引推力度,将“大好高”项目、利用外资、项目开工入库等指标细化分解到乡镇,每月对乡镇完成情况进行亮晒比拼,考核结果直接与乡镇奖金挂钩,有效传递工作压力,有效推动了目标责任的落实。

二、聚焦产业,提升招商招才新成效

一是深入实施产业招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工业为先、质量为纲、精准为要”的理念,各招商招才分局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物流装备、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深入开展产业研究,精准绘制招商地图,精准对接承载平台,实行产业精准招商。1-10月,招商分局引进项目94个、占比59.5%;其中产业招商分局引进项目64个、占比68.1%,工业项目33个,占比51.6%。

二是深入推动招才引智。强化科技引领,立足区域特色,优化科创平台,依托以总部自由港、吴兴科创园、高新区科创园等为主的“5+3”科创平台,打造从项目初创、项目中试到项目产业化的“百万方”、“全孵化”承载平台,构建区域产业集聚区、高端人才集聚地。今年,吴兴区出台27条“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新政,涵盖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本土人才培育、高标准创业创新平台建设等6方面,全力打造人才最优生态区,新引进哈工大机器人、安点科技等科技人才项目72个,新引进“国千”4名、“省千”4名,新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54个,新引进大学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4763人。同时,探索与海邦基金、聚星、佳成、星矢部落等创投机构、孵化器运营机构合作共建众创空间或科技孵化器,举办第二届海创杯创业大赛等活动,着力承接科技产业化项目。目前,新引入众创空间25家,杭州未来科技城“吴‘芯’智汇谷”已投入运营。

三是严格把控项目准入。进一步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以提高项目质效为方向,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45”投资项目准入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建立“5+X”项目评审工作小组,按照“更好的产业方向、更实的投资强度、更低的资源消耗、更高的技术含量、更大的税收贡献”要求,统筹负责全区重大项目的项目准入、政策支持和商务条件评估。健全区“大好高”项目评审和市“大好高”项目申报协调机制,助推项目质效提升。1-11月,新引进项目预计亩均投入572万元、亩均税收45万元。

四是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围绕吴兴区重点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按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总体要求,重点推进产业链招商,打造“大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着力培育以南太湖高新区为核心,打造新能源汽车、物流装备产业集群;以吴兴经济开发区织里分区为核心,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南郊风景区为核心,打造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以美妆小镇、丝绸小镇为核心,打造时尚精品产业集群。今年以来,新引进四大主导产业项目85个。

五是深化市场主体招商。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方式,深化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地方商会等为代表的委托招商,借助其专业团队和优质资源不断拓展产业链招商渠道,实现以商引商、以企引企、以外引外。例如天心天思协助引进孔辉汽车零部件项目,珀莱雅侯军呈引进兰茜化妆品、威宝化妆品,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陈佐霖引进吉信气弹簧生产基地项目等。

三、优化服务,提升招商招才新保障

一是加快平台承载保障。主推高新区和吴兴经济开发区,加快“双万亩”平台打造,全力以赴加快征地拆迁、基础配套等建设步伐,拓展平台空间,提升项目承载能力。1-10月,高新产业万亩平台拓展提升已完成4103亩,达到全年任务的136.8%;经济开发区万亩平台拓展提升已完成3025亩,完成年度目标的116.3%,均提前完成年度计划。目前万邦德新材、敏实汽车零部件、龙鹰电子、新坐标等一批“大好高”项目落地开建。

二是加强项目保障要素。全力做好项目用地要素保障工作,坚持对上争取,通过提前谋划、提前对接,积极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万邦德等7个项目列入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其中万邦德项目列入特别重大项目,争取到近700亩用地指标。开展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处置,深入“对内挖潜”,绘制全域低效用地坐标图,明确一地一策的处置路径,充分激活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要素,1-10月份,全区盘活低效工业地产1063亩,成功引进威途、匠造等项目,从而实现腾笼换鸟,提质增效。

三是加速项目审批服务。依托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 “一窗服务”综合窗口,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和“标准地”供地模式,优化承诺制标准流程,全面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进一步优化证照通办工作流程,实行承诺准营制,梳理减少部门涉企证照事项50%以上,常态化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内办结。实施“招商服务+推进”、“项目引进+推进”工作体系,全力推进项目前中后道的无缝对接。

 

(湖州市贸粮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