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的通知 | ||
| ||
关于公布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的通知 浙直委发﹝2018﹞9号
省直各单位机关党委,省部属事业单位党委: 2016年6月,工委确立了南湖革命纪念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王阳明故居纪念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鲁迅故居及纪念馆、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台州大陈岛、“江南第一家”、孔氏南宗家庙、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12家单位为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对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委决定,再确立一批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现将活动基地名单公布如下: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安吉余村、淳安下姜村、定海新建社区、省档案馆、省博物馆、良渚文化博物院、西溪洪氏家训家风纪念馆、中国水利博物馆、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永康方岩刘英烈士陵园、新安江水电站。 省直各单位机关党委和省部属事业单位党委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到活动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锻炼,接受精神洗礼,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要联系单位实际,把参观活动基地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结合起来,与“访民情、访企情、访政情”活动结合起来,与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结合起来,使参观学习的过程成为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干事合力的过程。在组织参观学习时,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有关纪律要求,做到不扰民、不吃请、不增加基层负担,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全省机关党员干部作表率。组织参观学习中涉及经费报销问题,参照省财政厅、省直机关工委《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行〔2017〕79号)执行。 各单位组织参观学习请自行与基地联系,教育活动情况应及时报工委宣传部(联系电话:0571—87055457、87052434,邮箱:hz8705@163.com)。 附件: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简介 中共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2018年2月8日
附件: 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简介
1、“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杭州是我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于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正式建成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对“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作出重要指示。 陈列馆地处杭州市西湖区,有北山街和栖霞岭两个馆区。北山街馆区所在的84号大院30号楼是毛泽东主席当年在杭州起草宪法时的办公地,展出了《西子湖畔制宪奠基》基本陈列,由序厅、复原陈列和主题陈列三个部分组成,主要讲述“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栖霞岭54号以现行宪法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设置了《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主题展览,重点回答了什么是宪法、宪法规定了什么、宪法如何实施等问题。栖霞岭馆区内还设有图书馆,拥有上万册宪法法律类书籍,便于观众查阅。陈列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为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作出贡献。 2、安吉余村。位于安吉县南部,天荒坪镇西侧,地处天目山北麓,因境内天目山余脉余岭及余村坞而得名。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下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农户280户,人口1050余人,党员53人。先后获得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十多项荣誉,是安吉县首批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余村视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十多年来,余村致力于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领村民集中精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休闲旅游经济,做实美丽党建,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和“两山”华丽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也赋予了安吉余村更重要的时代使命。 3、淳安下姜村。地处淳安县西南部,距县城 40公里,隶属于枫树岭镇,由下姜、乍尔、伊家、后垅坑等4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10.76平方公里,现有农户231户768人。从2001年开始,下姜村先后成为习近平等五任省委书记的基层工作联系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莅临调研,5次书信往来。特别是2017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姜村寄来亲笔签名的十九大首日封。近年来,下姜村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人”要求,全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基地。拥有多媒体教室、小会议室,开设有《总书记在下姜村的小故事》等精品党课,开发5处领导访问点,其中“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在下姜”展示馆人气火爆。全村有23家民宿,由村景区公司实行“五统一”管理。目前,“同吃、同住、同劳动”等三个板块的培训模式已经成熟。下姜村被列入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基地。2012年6月村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3年9月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称号。 4、定海新建社区。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舟山定海新建社区考察调研期间,对新建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了“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的重要论断。两年多来,新建社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乡村+田园+生态+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丰富“文化旅游”内涵等形式,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海岛村落与文化艺术不断擦出火花。 5、省档案馆。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是我省永久保管省级重要档案的基地和社会各界利用与研究档案史料的中心,为国家一级档案馆。馆内现保存有档案共计279个全宗、106万卷(件、册),包括3000余件清代档案、3000余件革命历史档案、12万卷(件)民国档案,以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省直单位形成的各类档案80万余卷(件)。其中有浙江党组织、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的档案专题、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各地进行武装斗争与建立政权情况的档案专题以及各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本省各地工会、农会、妇联、学联组织的建立和活动情况的档案专题等。现有公共展览展示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中设置了党性教育主题活动室以及三个固定展览(即“难忘浙江事”“大写浙江人”“走进档案”展)和“两美”建设的成功实践——浙江省“五水共治”成就展等临展。馆内设有报告厅、多功能厅等,定期举办“兰台大讲堂”,利用革命历史影片、视频资料的资源定期向社会公众播放。 6、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1993年,省博物馆扩建,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省博物馆分为孤山馆区、武林馆区、文澜阁、西湖美术馆、黄宾虹纪念室、沙孟海旧居这六个场馆。孤山馆区位于杭州西湖孤山,主要由主楼、浙江西湖美术馆和皇家藏书楼文澜阁组成。主楼主要设有陶瓷馆、青瓷馆、漆器馆等展馆,孤山馆东侧的浙江西湖美术馆主要展示书画作品,还有雷峰塔出土地宫文物陈列馆、黄宾虹书画馆和吕霞光艺术馆等三个专题陈列馆可供参观。 7、良渚文化博物院。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是一座具有时代特征、现代理念、地方特色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能区块。博物院建筑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系统地阐释了良渚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以及其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中的学术价值、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向世人展示了真实的古代中国。在三个相互关联又独立的展厅中,分别陈列“水乡泽国 良渚文化”“良渚古国 文明圣地”“玉魂国魄 权力信仰”三大内容。 8、西溪洪氏家训家风纪念馆。纪念馆(西溪湿地洪园)恢复和保留了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钱塘望族——洪氏家族文化,这个在西溪繁衍生息了800余年的家族,是杭城文化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时期,爱国重臣洪皓因功封为魏国忠宣公,称为钱塘洪氏之始。洪氏家训从戒“游、博、饮、斗、色、逸”等六个方面入手,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发,涉及家庭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到“孝、义、敬、恕”的目标。看洪氏宗祠和钱塘望族文化展馆,感悟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观家风、廉政文化宣传视频,感悟清正德义的洪氏家风;诵洪氏家规祖训,感悟忠孝节义的洪园故事;登高观荷,感悟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之风。 9、中国水利博物馆。地处杭州钱塘江南岸,是水利部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为了宣传人民群众治水的历史功绩和伟大成就,弘扬水利精神,传承水利文化,普及水利知识,促进水利持续发展,200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水利博物馆在浙江杭州设立,由水利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于2010年3月建成开馆,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采用“塔馆合一”的设计,实现了古典风格、现代材料和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成为“漂在水上”的水晶宝塔。博物馆综合了教育、研究、收藏、保护和交流等功能,已开放的展陈内容有水与人类文明展区、水利千秋基本陈列展区、龙施雨沛展区和室外的镇水、分水、祈水文化展区等。 10、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余姚市梁弄镇西侧的狮子山上,是纪念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烈士及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根据地烈士的重要建筑物。1941年4月,日寇发动了宁绍战役,侵占了杭甬线两侧、杭州湾以南整个地区。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共浦东工委领导的抗日武装900余人分7批渡过杭州湾,与浙江地下党一道,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浴血奋战,打击日寇,逐渐建立起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1943年4月22日晚,三北抗日游击司令部兵分三路,奔袭梁弄,打响了著名的梁弄战斗,胜利收复梁弄,进一步巩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推动了姚江两岸和四明山地区的政权建设。不久,中共浙东区党委进驻梁弄,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为弘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的精神,余姚市人民政府历时4年,于1977年9月在梁弄狮子山建成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 11、永康方岩刘英烈士陵园。坐落在国家级名胜——金华永康方岩风景区马头山麓,为纪念一生践行“赤心献革命,决然无返顾”誓言的刘英同志而建。刘英烈士陵园建于1953年,1982年重修,1988年正式定名。陵园总面积达50亩,集墓、馆、碑、亭等于一园,是省级“红色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刘英(1905—1942)是红军的高级将领,原名刘声沐,江西省瑞金县人。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浙江临时省委书记、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特派员等职。1942年2月,因叛徒出卖,在温州被捕。同年5月,在永康方岩壮烈牺牲。刘英同志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坚强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12、新安江水电站。建于1957年4月,位于建德市新安江镇以西6公里的铜官峡谷中。新安江水电站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利发电站,被誉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范例,是中国水利电力事业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杰作。电站于1960年开始投产发电,已安全稳定运行50多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