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绣娘“订单服务”,“黔货出山”蝴蝶效应 |
||
|
||
施秉苗绣以20余种工艺堪称中国刺绣一绝,拥有绣娘10000余人,但因产品创新性和外向型不够,苗绣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绣娘中建档立卡户占比高达70%以上。临安通过针对调研,将苗绣作为扶贫协作的主要突破口,实施“三个一”工程,综合推进“订单式服务”、“私人定制”等精准化市场对接工作,实现“小苗绣大市场”,从而助推整个苗绣手工艺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了一条扶贫协作工作的新路径。 一、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即建立施秉贫困妇女刺绣产业实训基地,项目中心占地500平方米,选址落户于建档立卡户相对集中的马号镇,是集教育、培训、设计、生产、加工一体的刺绣产业工作基地,总投资100万元。由临安结对帮扶镇街投资并指导建设,由两地文化、文创部门结对指导,以点带面,三年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教育培育体系建设。该项目覆盖当地500名建档立卡户绣娘,三年完成7000名绣娘贫困户脱贫,辐射带动全区10000余名绣娘创新创业。 二、成立一个运营中心。即建立临安施秉电商协作运营中心。中心由临安电商服务公共中心实体化运营,统筹互联网和销售专班等资源。主要进行苗绣、银饰等手工艺产品的统一品牌策划、包装设计和产品研发,重点开展苗绣产品线上、线下“订单化服务”的渠道拓展和资源对接以及人才培训等工作。目前已经开展“苗绣未来”等专题推介活动两次,签约订单合作企业8家,落地文化项目2个,苗绣协会与临安外贸企业达成合同订单。 三、建设一个销售团队。即建设一个实体化销售团队。通过电商运营中心的统筹运作,充分发挥杭州电商平台企业、服务型企业、“快递+”等企业实体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方面的优势,通过“内容电商”、“社交电商”等拓展多方面的订单式渠道对接。目前已与环球捕手、鲶鱼电商、王的手创、闻远科技等签订苗绣手工艺品的开发、销售订单化合作协议,通过企业团队的力量进行手艺产品的文化创意开发、非遗产品销售、特色馆建设、手工村落创建等项目。目前已经完成首期100人培训,7个新品开发,2个电商平台苗绣产品入驻,同时完成与施秉舞水云台公司和2个手工村落的签约。
(临安外经贸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