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湖滨步行街国庆“首秀”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布日期:2019-10-16 08:5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商务委

9个月,130天细化方案,130天现场施工……这个杭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和商业的地标,完成了史上最大一次改造,演绎了一种“杭州速度”,创造了一个“湖滨奇迹”。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是检验湖滨步行街改造提升成效的第一场“大考”。成绩如何?用数据来说话:

据统计,9月28日开街首日,湖滨就迎来了20万客流量,全天营收2345.71万元,实现“开门红”;10月1日—7日,湖滨步行街累计接待消费者、游客141.4万人次,实现营业额1.98亿元,同比增长9.1%。

红火的数据,源自步行街从整体到细节的系统迭代焕新,源自多方面改造提升所发挥、展现的实实在在成效——

步行空间更大、街区环境更优了。此次改造,街区内的步行道路长度超过了2000米,宽度拓展到21米,并对城市家具、地面铺装、购物橱窗、灯光系统、标志标识、诱导系统、地面绿化等方面实施了系统“大整修”,在保留“杭州味”的同时,更显“高大上”。另外,还设置了更多的外摆休闲设施、城市家具、服务项目和活动载体,增加街区友好度,让行人游客慢下来、坐下来。

业态品质和经营效益更好了。提质换挡以来,湖滨步行街积极引进首店旗舰店、国际国内著名品牌、老字号和免税店,着力打造时尚发布地、网红打卡地、老字号展示地、名品集聚地和服务体验地,不断向“全国领先、中国典范、杭州韵味”的国际化商业街区目标迈进。去年11月至今,街区内累计引进新品牌400余个,业态提升72家,并实现了移动支付100%覆盖,人脸识别支付设备覆盖也稳步推进,日益凸显出国内零售巨头、国际品牌旗舰店、新零售业态集聚的效应,即使在封闭施工期间,营业额也不降反增。

“黑科技”云集,科技体验更多了,成为湖滨的一大特色。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湖滨步行街通过建设“1+5”街区智慧管理平台,推动“湖滨智芯”数据中心融入“城市大脑”,以20个应用场景推进实现“城市大脑湖滨综合实验区”“数字经济体验馆”和“5G应用示范街区”的定位。

而这些改变提升的背后,凝聚着设计者、建设者的匠心、用心和精心。

如街区内“四季座椅”,设计别致有创意,既是座椅,又是树池,还与西湖意向呼应。但其最终形成展现,却经历了“百转千回”。

根据规划,东坡路两旁要种植樱花树。但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地下管线密布,每棵树只能下挖二三十厘米,会形成大直径的树池,既占空间又不美观。为此,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正达想了个办法,依托树池台面原型,加设休闲座椅,且在装饰上按照春夏秋冬的特点,在4条路上分别展现杭州的四季美景。待樱花盛开,沿途的行道树池,将被一张张画上杭州四季景观的座椅包围着,形成一个与街区相融、有故事的景观节点。

这个美观又实用的独创设计虽好,工序却复杂,且从模具到材料、浇筑等都没有现成的样板。为了使这个设计的呈现效果达到最佳,设计团队对四季颜色进行了多次调和,实施小组则寻遍了全国各地厂家,才最终找到一家工艺符合要求的工厂定制。

整个改造过程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一次次打磨,才让步行街有了如今精彩的模样。“目前湖滨步行街还是‘新生’阶段,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我们将持续优化和完善,让这里的景观更美、业态更丰、服务更优、体验感更好。”步行街建设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志存高远,对标一流。开街的良好开局,为接下来的深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湖滨步行街二期工程已启动,将继续通过建设新零售实验区、新商业标杆和新消费典范,努力打造成杭州时尚的“风向标”。


(杭州市商务委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