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海宁市积极探索外贸新蓝海 跨境电商带动出口同比超两成

发布日期:2020-12-23 11:1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海宁市商务局

近年来,海宁市以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契机,以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和园区为主平台,紧抓“互联网+”发展新机遇,借助电子商务开辟外贸“新蓝海”,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市拥有跨境电商企业800多家,其中B2B企业600多家,B2C企业为200多家,1-11月份全市跨境电商带动出口达到28.57亿,同比增长20%,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

一、突出“特色”,谋划顶层设计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海宁经编、袜业、家具、家纺等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为发展跨境电商奠定了坚实基础。市政府成立跨境电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商务、海关、发改、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同时,领导小组在市商务局下设办公室,全方位加强与各成员单位和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实现“共享、共建、共商、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是优化扶持政策。2015年,市政府出台加快跨境电商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市场主体培育、园区建设、公共海外仓、业态创新等九个方面的任务作为市政府推进跨境电商发展的重点。2016年市政府出台了跨境电商发展扶持政策,把跨境电商推广、海外仓、跨境电商人才孵化作为扶持政策重点内容。今年,兑现跨境电商奖励资金超300万元。

三是推进战略合作。今年,市政府与淘宝海外、天猫海外和来赞达签署了跨境出口战略合作备忘录,同时,注重与亚马逊、速卖通和阿里国际等传统跨境电商平台的对接与合作,引导企业拓展新兴跨境电商市场。

二、围绕“集聚”,打造跨境电商平台 

一是提升园区建设。今年重点高标准打造长海E创中心、海宁家纺城跨境电产业园和硖石街道跨境电商孵化中心,形成全覆盖、全流程、全链条的跨境电商孵化和集聚区。目前,海宁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入驻跨境电商企业60多家,长海E创中心已入驻企业30多家。

二是推进产业集群试点。以推进经编、袜业、家具和家纺四大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为契机,全面推动袜子、家具和家纺外向型产业集群和优质产品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全力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强市。目前,家纺城已经注册海外品牌、打造跨境电商直播间、开通亚马逊跨境电商店铺,预计全年跨境电商出口超500万元。

三是提升公共海外仓。加强海派供应链欧洲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的提升,重点在仓储面积、覆盖国家、功能等方面提升优化。目前,全市共有海外仓10个,慕容集团拥有2个海外仓,分别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和新泽西州。海派供应链拥有三个海外仓,分别位于英国、比利时和德国。截止2020年11月底,海派公司服务企业跨境出口额6亿元,海外仓日均发货金额2.5万英镑。

三、注重“创新”,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成立公共服务中心。成立海宁市跨境电商协会和公共服务中心,为跨境电商在活动举办、人才培训、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等方面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加大与阿里巴巴、亚马逊、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的对接,今年举办了“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峰会、亚马逊跨境电商宣讲暨新外贸项目启动会、阿里巴巴线上展会对接会等大型活动8期以上,参会跨境电商企业累计800多家。

二是创新人才培育。海宁跨境电商产业园划出空间设立跨境电商设立孵化基地,依托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推动全市外经贸企业通过孵化转型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一中心、二孵化”着力推进全市跨境电商主体孵化。截至11月底,海宁市已经孵化跨境电商企业350多家,跨境电商人才300多人。

三是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主动对接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平台,以及本土跨境电商大卖家,通过举办外贸企业海外仓对接会、大卖家需求对接会等活动,搭建双方对接平台。

(海宁市商务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