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于全国,亮点频现:省商务厅召开一季度浙江省商务运行情况云发布会 |
||
|
||
4月29日下午,浙江省商务厅举行2020年一季度浙江省商务运行情况云发布会。省商务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张钱江作主发布。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全省商务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现就一季度全省商务运行情况通报如下: 消费市场逐渐回暖。1—3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4.3亿元,同比(下同)下降14.7%,好于全国4.3个百分点。3月社零降幅比1—2月累计降幅收窄10.2个百分点,全省600多家批发、零售、商贸企业监测显示,3月销售额环比依次增长193%、109%、117%。 外贸出口展现韧性。根据海关统计,1—3月全省进出口总额6299.4亿元,下降5.4%,好于全国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占全国份额13.2%,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进口好于全国9.3个百分点。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1%,比重提升至8.0%;民营企业表现良好,比重上升至78.8%,较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整体平稳。据商务部统计,1—3月,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39家,实际使用外资按人民币计271亿元,增长0.3%,好于全国11.1个百分点,按美元计38.9亿美元,下降2.1%。规模占全国份额12.5%,首次进入全国前三。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外资12.8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外资比重32.8%,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对外投资降幅明显。1—3月,全省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119家,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额23.3亿美元,下降30.1%。全省国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14.4亿美元,减少37.9%,我省以并购形式实现的境外投资项目20个,下降44.4%,并购额4.5亿美元,减少31.7%。 新型贸易保持活跃。数字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118.8%,占全省服务贸易比重达36.6%,成为带动服务贸易发展的生力军;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分别增长37.4%、7.9%。全省跨境网络零售出口177.9亿元,逆势增长8.9%,其中,金华、杭州、宁波3地居全省前三名,占比分别为43.0%、24.2%、12.2%。 开放平台发挥“稳定器”作用。自贸试验区成为拉动增量的重要力量。货物进出口总额327.0亿元,增长120.7%;实际使用外资7915万美元,增长134.7%。“义新欧”班列充分发挥国际物流大通道作用,一季度累计开行108列,发运9100个标箱,增长86.6%。全省经济开发区保持稳定,一季度进出口总额3142.7亿元,增长1.9%;实际使用外资23.8亿美元,下降5.6%;实现财政收入1318.0亿元,增长6.0%。 总体而言,一季度我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和巨大冲击,部分商务发展指标出现负增长,但总体好于全国、领跑东部,充分反应出浙江对疫情的有效应对和经济的较大韧性。同时,全省商务领域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加快改革开放,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亮点:一是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一季度,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外资增长均超过100%。特别是在国际航运明显收缩的背景下,自贸试验区凭借优良的国际营商环境和海事服务能力,实现保税燃料油直供量99.3万吨,增长14.1%。二是“网上交易会”乘势发展。自3月6日展会启动以来,我厅已举办越南、葡萄牙、意大利、印度等6场浙江出口网上交易会,涉及纺织服装、防疫物资、汽配、建材等行业,近500家境外采购商与近450家浙江企业实现近1500场次的精准洽谈,意向成交额超3亿美元,约40%企业实现样品寄送。葡萄牙、越南、印度等多国部级领导出席仪式。目前,网上交易会已经成为拓市场的重要平台,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浙江主要出口国别,分阶段动态发布网上交易会目录。今天下午四点,我们将在北六楼举行浙江数字服务贸易云展会暨2020浙江出口网上交易会(数字城市服务专场、欧洲三国站中医药抗疫专场)开幕式。三是外资营商环境得到充分认可。在当前跨国公司投资整体收缩的背景下,一季度我省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增幅达14.6%,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利润再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0家,均为利润转增资,充分说明了外资对浙江良好营商环境的认可。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六稳”“六保”,加大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力度,通过精准决策保企业、多措并举促消费、全力以赴保订单、千方百计稳外资、多点发力稳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抢抓机遇强平台等举措,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加精准的举措确保“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答记者问环节 浙江日报: 从发布的数据来看,新型贸易数据逆势上扬,请问一季度我省服务贸易方面还有哪些亮点? 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处处长庄谨: 好的,谢谢您的提问。一季度浙江服务贸易还有许多闪光点,我在这里主要介绍七方面的亮点。 亮点一: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进出口表现出色,主要体现在需求上升促使进出口实现“双增长”。受居家办公、在线视频、网上娱乐等需求上升影响,一季度我省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额超百亿,达到101.76亿元,增长7.82%,主要集中在视频软件、数据解析、移动平台休闲游戏和竞技游戏的开发运营等方面。同时,我省数字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时期,对于发达国家的财务会计管理平台、员工办公应用等 方面的信息服务的进口需求很大,一季度进口额为211.47亿元,增长333.72%。 亮点二: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最近,我省“网展贸服务新模式”与“推行跨境电商进口 B2C包裹退货新模式”两个案例入选国务院全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国发文推广。 亮点三:服务贸易对于稳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仅杭州、宁波两市就有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48万余人,服务外包在促进就业、集聚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凸显。 亮点四:数字服务贸易基地获得了国家级的称号。就在本月初,我们省杭州滨江物联网产业园获得了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称号。从去年开始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和工信部在全国开始评选,经过一年的评比,滨江物联网产业园在众多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12个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之一,这是我省服务贸易结构高端化、数字化的集中体现,也正是近年来浙江省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亮点五:舟山的船舶维修服务增长迅猛,同比增长333%,这是我省建设自贸试验区三周年以来成果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服务贸易与国家战略不断融合,在自贸试验区发挥了较好的创新作用。 亮点六:金融服务,出口同比增长40.58%。蚂蚁金服一季度对外出口达到7.3亿元,已成为我省金融领域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疫情影响下,正是因为全球跨境电商的增长,带动了我省的国际金融服务。 亮点七:文化娱乐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3.63%。这次疫情导致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新型文化服务需求旺盛,催生了“宅”经济的蓬勃发展。我这里举两个企业的例子,一个是网易雷火、一个是电魂网络,他们的表现都相当出色。 国际商报: 一季度浙江电子商务怎么样?是否有拉动浙江消费? 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四级调研员费旦益: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我省网络零售为3130.5亿元,同比下降1.5%,但较1-2月回升超过10个百分点,好于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13.2个百分点;其中省内居民网络消费为1520.6亿元,网络零售顺差达1609.8亿元。全省共有各类活跃网店66.9万家,解决和带动就业岗位约685万。我省实物商品网络零售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45.1%,高于全国21.5个百分点。 3月5日,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在杭州正式启动了“电商战疫 精准助农”行动,组织淘宝直播、贝店、云集、顺联动力、斑马会员、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通过开展线上直播带货、社交推荐等方式,开展农产品销售活动。4月13日-26日全网累计网络销售各类农产品、加工食品2741.65万元(不包含天猫)。 第二届“双品网购节”已于昨天开幕,由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组织,主题为“品牌消费、品质消费”,生产、电商、物流企业广泛参与,旨在更好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居民消费。我省精选了阿里巴巴、网易严选、云集、贝贝集团和斑马会员等 5家龙头电商企业参与。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根据《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的重点工作任务要求,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企业座谈并征求了相关省级部门和各市人民政府意见,电商处牵头起草《关于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的意见》,已于4月24日经省政府常委会审议通过,目前已提交省委常委会审议。数字生活新服务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出发,以生活场景切入为逻辑架构,涵盖了 “吃、住、行、游、购、娱,就医就学就业,办事办证办其他(法律咨询等)” 各个方面,呈现了未来“数字生活”的主要场景,将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构成数字浙江的三大领域。 (供稿:综合发展处、电子商务处、服务贸易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