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通消费 > 工作动态

全省商场、综合体、开发区“减租”工作完成情况暨商场、综合体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发布日期:2020-04-30 16:0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厅流通发展处

为坚决打赢抗疫阻击战,实现抗疫和复工复产两战都要赢的战略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复工复产决策部署和“五减”(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工作要求,全省商务系统职能部门在商务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上下一心、通力合作,  “加速度”兑现恵企政策,“真金白银”助力商场复市,企业复工复产,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截止到4月20日,全省各类市场、市场和商业综合体共减租、减费47.22亿元,其中杭州市17.55亿元、宁波市6.19亿元、温州市3.15亿元、嘉兴市3.71亿元、湖州市1.44亿元、绍兴市4.01亿元、金华市5.13亿元、衢州市1.08亿元、舟山市0.86亿元、台州市3.46亿元和丽水市0.63亿元,全省经济开发区实际减免国资经营性房租金3亿元,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一、主要举措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形成坚强工作合力。省委、省政府布置“五减”工作任务后,厅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部署,要求全系统相关部门,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作风要实,行动要快,率先成立了由分管厅领导为组长,业务处室主要领导为总联络人,各相关业务处室、商协会参与的工作专班,要求各市、县商务部门对应成立工作机构,并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和配合到位,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求在工作任务完成前,要做到人员不变、责任不松、靶心不移,为“减租”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落实落细,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我省商场、市场和商业综合体运营主体多样、发展运行模式多样,要使减租减费工作落到实处,就要分类施策。在厅领导的带领下,专班全体成员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省商场、市场和开发区减租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任务,压实责任、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在具体措施上,要求国有性质的市场主体,要发挥骨干和示范带头作用,模范执行中央和省减租两个月的有关政策,鼓励民营和外资企业经营主体要肩负社会责任,尽力减租减费,共克时艰。  

全省经济开发区按照“抓紧兑现、集中兑现、简便兑现”的原则,做好暖心“房东”,并组建政策服务驻企队伍,搭建互联网平台,加大政策宣传,细化服务流程,简化企业申报材料、简化办理手续申报,加速政策兑现。  

三、综合施策,做好减租的加减法。全省商贸流通行业,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全行业亏损严重,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和经营压力。要顺利推动减租工作,既要解决好入驻商户生存压力,同时更要减轻商场、市场等平台型企业的负担,使企业能够轻装前行,这就要做好减租工作的加减法。首先是做好减法,就是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主动为入驻企业和商户减租、减费,帮助承租商家度过难关。其次是更好做好加法,就是要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商场、市场和商业综合体等平台型企业送温暖、送服务、送政策,把“三服务”与减租工作结合起来,在加快出台优惠政策的同时,及时制定有关政策的配套文件或实施细则,力争为企业争取到更多资金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并以优惠政策地落地,推动减租工作的顺利实施。如在我省推动“五减”的减息工作中,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我省商场、综合体等平台型流通企业面临的困难,呼吁要为这些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在我省出台的减息优惠政策时,就主动将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市场和商场等平台型企业和主体,纳入可享受减息优惠政策的范围,有力推动了减租工作的开展。  

全省开发区在中央、省、市出台相关恵企政策的基础上,靠前服务,根据开发区实际制定出台了普惠力度大、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助企政策。如杭州经开区相继出台“助企帮复”十条、服务人才及人才企业“暖心十条”;嘉兴经开区出台了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8条特别政策和加快推进企业招工返工的9条意见,还特别对扩大产能、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技改项目大幅度提高了补助标准;宁波大榭开发区结合区域实际,出台了“18+9”帮扶中小企业共渡难关优惠政策,同步实施“免”“贴”“快”等一系列财政扶持暖心举措。  

四、创新发展,全力驱动业态转型。危中有机,危中见机。面临这次新冠疫情对我省线下商场、市场实体的冲击,这既是传统商场发展模式的危,也是加快推动数字生活服务化,推动传统商场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良好机遇。省商务厅加快出台了传统商场、市场提升改造和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等政策,大力推动商场、市场数字化品质化和绿色化转型,加快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全省开发区也积极创新助企方式,集中资源聚焦开发区发展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主平台,帮助企业尽快恢复产能。如萧山经开区推出创新券系统,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优化创业服务、激发创业活力,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恢复运作。余杭经开区聚焦开发区科技资源,落实“全域创新66条”惠企政策,以科技引领企业发展,助力企业在复工后能够尽快恢复经营,实现稳定发展。  

二、当前我省商场、市场复市面临的困难  

商场和商业综合体,尤其是商业综合体是体现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标志性平台,促进商场和商业综合体平稳健康发展,对稳定就业,扩大消费,确保“六稳”、“六保”工作落到实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省商场、商业综合体复市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三难”。  

一是购买人流难集聚。新冠疫情短期或在长期内对消费行为和习惯,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改变。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平时能带来大量客流的项目(实体店),如餐饮、娱乐、亲子设施等仍处于半停业状态,导致商场虽复市,但客流和销售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出现。据银泰百货反映,该集团旗下的各商场和综合体平均客流同比下降近60%,销售同比下降近50%。  

二是经营压力难缓解。目前,复市的商场和综合体中,除经营生活必须品超市有较大购买力外(同比总体还是下降的),其他百货商品购买欲望较低,客流和人流的大幅减少,致使很多品牌提前终止租赁合同,导致商场空铺率高,商场及经营商户资金压力加大。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但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据企业反映,要恢复正常营业,还需三至五个月以上。  

二是部分政策难享受。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各地都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据企业放映,部分政策实施细则中,如减免或缓交社保政策,没有将商贸流通业主体纳入政策享受范围,而包括商场、商业综合体在内的商贸流通和零售企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经营主体。  

三、相关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针对我省商场和商业综合体面临的困难,除了加大政策的兑现力度,将商场和商业综合体,特别是前期为承租户减租、减费的经营主体纳入政策享受范围外,有针对性出台更多更大力度的补贴或扶持政策。如采取直接减税、延期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和减免商场、购商业综合体房产税及品牌商铺营业税等更直接、优惠力度更大的政策,支持企业度过难关。  

二是发放专用消费券。借鉴全省各地方法优惠券的方式,继续发放针对适用于商场、商业综合体的专用消费券,加大线下实体店消费刺激力度,逐步吸引更多客流、人流回归。  

三是加快商场数字化改造。积极引导商场经营户、消费者依托网上平台开展网上交易,支持以直播、社交、短视频等新模式带动商品展销,推动“人、货、场”深度融合。依托商场助力开展质量革命,加强品质分类管理,建立产品品牌联盟,提升消费者信心,推动商场与产业双提升。

(流通发展处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