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以数字化为引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
||
|
||
今年以来,平湖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文件精神,紧扣内外贸一体化和数字化改革两大关键词,立足平湖箱包、服装、童车等传统产业优势,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了外贸高质量发展。6月份,平湖与商务部配额许可证局签署贸易数字化领域合作协议,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市、区)级推进贸易数字化发展合作基地,并获评第二批浙江省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一、以数字化贸易拓市场,打造外贸出口“新增点”。 一是以产业园促集聚。紧抓箱包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发展契机,承接嘉兴综试区平湖园区建设效应,发挥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集群效应,平湖国际电商产业园获评省4A级电商产业园,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申创3A级园区。不断做精做深“园区平台+产业集群”,依托国际箱包城、张江长三角科技城跨境电商中心等一批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园区大力培育跨境电商企业,助力推动平湖品牌、平湖制造“走出去”。今年来,全市已培育跨境电商实绩企业2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家,涌现了银座箱包、爱美德、依爱夫等一批跨境电商龙头。 二是以海外仓畅物流。鼓励支持有实力有意愿的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等在主要出口市场设立海外仓。同时,主动联系科劳斯、美恒、海蛛等知名海外仓企业,搭建以海外仓为支点的国际物流配送辐射点。目前我市新秀、银座等龙头企业已在海外投资建有6个海外仓,仓库面积超1.8万平方米,例如柬埔寨金边拥有1 万平方米海外仓,总投资2400万人民币。另外,我市依托省级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海外仓服务在线),畅通外贸出口国际物流,当前已有5家公司登陆外贸企业系统,地图搜仓、我要发布订仓信息等应用板块为企业提供便捷。 三是以对接会拓资源。主动对接省级电商培训机构、实践基地等平台,围绕产业链供应、海外仓支持、跨境电商运营服务等内容开展业务培训,搭建资源交流平台,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服装行业跨境电商资源对接会、跨境电商游学、跨境电商青年企业家沙龙、平湖市贸易数字化系列活动--数字化营销专场等专场活动11余场,涉及企业近100多家次,先后组织30多家次外贸企业参加“双湾联动”跨境电商发展趋势高峰论坛暨选品采购大会、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并借力跨交会,精准对接广州跨境电商优质企业,实现资源深度交流。 二、以数字化方式促转型,点亮业态培育“试金石”。 一是由“外”而“内”,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积极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示范企业和产业基地,佳佳童车和箱包产业分别被列为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培育试点和基地试点,新秀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方向为内外贸一体化)。积极组织银座、新秀、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等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参加消博会、中东欧博览会等境内重要展会,展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成效。通过引入抖音、京东、易商、苏宁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为我市外贸企业提供本土化服务,拓宽其国内销售路径,加快“出口转内销”步伐,目前京东已入驻企业62家,销售额约2.5亿元,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入驻企业占本地商家80%以上,销售额5.27亿元。 二是由“出”转“进”,实现进出口协同化。依托产业优势和地理优势,全面实施进口提升行动,获评全省唯一一个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鼓励进口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制定鼓励进口政策,鼓励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各级扶持政策,2017年到2019年共争取到国家进口贴息资金654万,总额居嘉兴前列。积极培育进口主体和平台做大做强,2020年全市拥有超亿进口额企业25家,进口总额达142亿,占比全市进口额的82.10%;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浙江独山能源进口平台、浙江卫星能源进口平台先后获评省级重点进口供应链平台。 三是由“下”自“上”,实现云参展智慧化。面对国际经贸展览会的延期或停办,主动出击,办好“云展会”,今年通过6场线上参展外贸业务培训提升企业线上样品展示、推广、营销、数字虚拟等技能水平。精准对接不同市场需求,举办专场专题网交会,例如马来西亚站-童车专场、埃及站-消费品专场、意大利站-箱包服装专场。截至目前共组织400余家企业,参与上级主办的各类网上交易会70多个,共主办网上交易会9场,对接场次1400余次,累计意向成交金4000余万美元。数字云展切实地帮助企业找准市场,找到客户,抢占了RCEP协定签署后的先机。 三、以数字化思维解难题,培厚企业发展“营养土”。 一是搭建“舱箱需求”新平台。全面排摸出口重点企业、订单履约特别迫切及物流受阻影响较大的企业,积极向上申报货运“白名单”,全市6家外贸企业列入省商务厅外贸出口企业货运“白名单”,企业缺箱情况得到缓解。持续做好物流信息上传下达,及时发布舱位及航班信息5批次,帮助企业申请货运需求。充分发挥“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功能,全市410家企业已启用国际集装箱在线(管理)模块,鼓励企业自主申报用箱需求。鼓励企业“搭乘”中欧班列东风,联系摩登箱包、大可童车、陈达仓储等企业作为试点,缓解企业海运一箱难求困境。 二是拓展“共享订单”新渠道。以箱包产业贸易数字化先行先试为契机,打造货物贸易内外贸智能协同平台,建立外贸订单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服务机制,助力企业拓宽业务渠道,并成功入选全省数字政府双循环应用首批培育库名单。依托该平台,企业端为行业龙头、产业链平台、贸易企业提供订单发布渠道,扩充提升优质供货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订单承接渠道,提升传统外贸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在疫情影响中保障了订单获取和产能协作。 三是开启“数字管理”新模式。鼓励引导传导外贸企业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加强研发设计,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如童车行业深化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普及工作,提升ERP系统的覆盖面和应用深度,规上童车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上线人力资源系统(HR)、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数字化管理系统,拓展移动化应用,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开展贸易数字化营销活动。抓住企业发展内生动力,鼓励企业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引导企业多途径运用数字化手段拓展营销渠道。 (嘉兴市商务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