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实践专题系列宣传一】构建“海关+商务”新服务模式,助力平湖外贸促稳提质 |
||
|
||
今年以来,平湖市商务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党史、悟思想、笃力行,立足企业最迫切、最需要“及时雨”的问题,扎实推进“我为企业解难题”。 一、背景 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叠加影响,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际物流体系遭受冲击,海运价格不断飙升,箱柜调拨供需矛盾突出,企业出口遇到阻力。平湖市经济开放度高,外资、外贸企业集聚。国际物流形势严峻将进一步加重企业经营负担,影响平湖市经济平稳发展。平湖市商务局立足工作职能,加强与嘉兴海关的沟通协调,创新协作方式,将海关的进出境监管、关税征查等职能与商务局的协调统筹、政策指导等职能结合起来,推动1+1大于2的部门合力升级,构建“海关+商务”的新服务模式,全力推动外贸企业稳固开拓国际市场,优化服务推动平湖外贸促稳提质。 二、主要做法 一是党建联盟加速度,撬动发展新引擎。3月4日,嘉兴海关保税监管科、平湖市商务局、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方共同签署“党建联盟”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开启企业新服务模式的有益探索。三方以党建联盟为载体,深化工作交流互动,强化部门对接,充分发挥各自党建资源优势,通过组建联合专业服务团队,深入平湖经济开发区加工贸易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业务辅导和答疑工作,构筑政企“高速路”,形成“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协调发展”的工作新格局。市商务局搭建牵连起海关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年度重大合作事项,以项目化方式切实发挥服务纽带作用、党建引领作用,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服务走访有温度,打造服务新样板。针对疫情影响和国际物流情况,平湖市商务局切实掌握形势发展,紧密联系杭州海关、嘉兴海关等上级海关部门,并提高走访企业频率,拓宽企业诉求和问题反馈渠道。深入浙江依爱夫、日产(芝浦)等重点企业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分片座谈、走访等形式,聚焦新政策变化,了解企业诉求,实施“量体裁衣”式精准服务,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指导企业运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便利措施,用足用好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关税优惠,推广智能审核、自助打印、信用签证、不见面申领等系列措施,大幅降低企业时间和经济成本。 三是宣传培训增力度,助力外贸新发展。针对辖区企业对部分政策存在“不会用”、“用不足”等问题,嘉兴海关、平湖市商务局多次联合召开专题政策宣讲会,进一步回应了广大进出口企业的政策需求。今年以来联合海关共组织13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海关业务知识培训,在海关保税进出口政策、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海关注册登记、备案企业信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组织业务骨干为企业“送教上门”,加强政策法规宣讲,为企业详细解答政策难点,提供归类、审价等业务指导,针对企业难题制定解决方案,为企业纾难解困。 三、取得实效 一是三方共建助破题。在三方“党建联盟”共力下,市商务局强化出口难题破解,例针对康达智在进口设备过程中遇到了归类问题,与嘉兴海关联合,多次与口岸海关沟通协调,解决企业进口设备归类疑难,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的经营成本。截至目前,“党建联盟”先后帮助嘉兴威伏半导体、平湖茉织华服装、相伴宝智能装备等企业协调解决在防疫物资出口、加工贸易、设备进口、企业分类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60余个,有序规范了企业进出口行为。 二是走访到位见实效。平湖市商务局持续加大“三服务”走访力度,结合全市两轮“守根脉、保平安、办实事”网格大走访,共走访企业500余家,为企业提供切实直接的政策帮扶和指导。开通企业反馈渠道绿色通道,就企业反映的物流问题等,做好梳理并加大力度落实措施。例帮助企业申报货运“白名单”,已有7家企业获得医用“白名单”资质,6家企业获得非医用“白名单”资质,公司出口物流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三是宣传到位促革新。通过联合海关、中信保等组织召开政策培训会,进一步做好政策解读,助力企业提升业务水平和防风险能力,企业用好利好板块能力有所提高。“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功能有效发挥作用,企业利用国际集装箱“一件事”新应用模块,用好“舱箱需求+服务对接+物流研判”功能,积极开拓物流运输新渠道。 (平湖市商务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