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台州构建三大开放高地 最大程度承接RCEP红利

发布日期:2021-12-17 17:4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市商务局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原产地累积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等协议政策有利于提升营商环境,畅通产业供应链,促进经贸合作。目前,台州市55.1%的进口、14.8%的出口源自RCEP成员国,将抢抓RCEP生效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标RCEP规则,充分发挥区域产业、交通、平台等独特优势,扩大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最大程度承接RCEP红利。

一、打造长三角最具产业特色的RCEP经贸合作平台

台州制造业扎实,主导产业与RCEP高度契合。在防疫常态化的非常时期,台州积极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扩大对东南亚的对外投资,大力招引RCEP成员国外资项目,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日益加深。今年以来,台州市线上组织面向与RCEP成员国等专场交易会(货贸类)达27场,参展企业1275家,采购商2080家,成交意向额2.03亿美元;线下,省重点进口平台——中非经贸港在第四届进博会上,与印尼金光集团达成3000万美元的纸浆采购合作,加大与印尼等RCEP 成员国进口贸易。目前,中国—新加坡丰树产业园已经建成,中国—印尼红狮产业园正在谋划,其中印尼500万吨进口水泥项目已经落地;中国—马来西亚吉利宝腾汽车生产基地正在磋商,有条件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双国双园”项目;塑胶富岭、伟星实业、利欧集团等上市企业在印尼、越南、泰国等国投资设厂,涉及塑料、鞋帽、纺织服装、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建筑业等领域,台州企业在东盟共有44起境外投资,中方投资额达2亿美元。1-9月份,我市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327.6亿元,同比增长47.96%;出口242.8亿元,同比增长45.97%,占比全市出口总额15.3%;进口84.8亿元,同比53.97%,占全市进口总额59.5%。

二、打造沿海地区最具便捷物流的RCEP大宗商品集散中心

台州湾拥有“深水良港+广阔腹地”稀缺资源,具备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可以快速通达RCEP成员国。建成与东盟国家主流码头(5-7万吨)相匹配的3个5万吨兼靠7万吨级的码头泊位,在头门港口岸正式开放后开通东盟为主的国际航线;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建设金台铁路头门支线二期,以跨海铁路形式连接港区,实现海铁联运的无缝衔接,大力推进台州湾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打造RCEP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目前,头门港区已规划建设占地3500亩的国际物流园区,围绕砂石、钢材、塑料等大宗商品进口,建设区域性钢材储运中心、有色金属储运基地、塑料原料交易中心、黄砂运输贸易中心;围绕头门港水泥及新型建材进口产业,规划建设进口500万吨水泥中转配置站项目;利用台州农产品资源丰富与东盟市场匮乏的互补性特点,在头门港建设大型的果蔬、粮油、水产品、肉类、禽产品等综合批发市场和转运中心。

三、打造浙江大湾区最具综合平台叠加优势的台州湾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

国家级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级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拥有台州综合保税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及口岸开放等高能级平台,开放优势突出。以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头门港为主体,探索“开发区+综保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叠加效应协同发展模式,有望建成在国内有领先水平的贸易便利、服务开放、投资自由、监管安全、影响力大、辐射性强的台州湾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通过“一中心四区”打造,即“RCEP临港大宗商品集散中心、RCEP进口贸易创新样板区、RCEP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样板区、RCEP跨境电商先行区、RCEP区域金融总部集聚区”,充分发挥RCEP打通内外循环的“接口”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经验,为浙江“重要窗口”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目前,申创台州湾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已列入市委市政府2022年重点工作清单,由市商务局牵头落实,委托省商务研究院拟定行动纲要,积极向上对接,谋划更多项目落户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台州市商务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