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台州市畅通内外循环聚富 奋力打造“双循环”节点城市

发布日期:2021-12-08 14:0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市商务局

今年以来,台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的重大决策部署,建立专班统筹推进“双循环”节点城市建设,以“贯通城乡、连接内外、对接产销”为主题主线,重点实施聚焦平台建设、贸易提质、消费升级、物流畅通、开放接轨、改革深化等六大行动,加快打造湾区开放节点、长三角供应链管理节点、区域性消费节点、现代物流节点、普惠金融服务节点、创新产业节点等六个节点,努力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台州经验。目前,台州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台州内外贸一体化(玉环汽摩配)展厅在宁波中东欧博览会上亮相就得到胡春华副总理、王文涛部长的充分肯定,路桥区稳外贸稳外资、仙居县促消费得到省政府激励肯定。

一、让开放平台“聚”起来,打造大湾区开放节点

以平台聚力迭代开放制度体系,打造能级明显跃升、功能深度耦合的高水平开放平台体系。今年6月创成国家级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区内叠加综合保税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等高能级平台。目前,依托头门港腹地广阔的优势,制定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清单,深耕并开拓RCEP重点国别市场,积极向上申创台州湾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重点建设“一中心四区”,即RCEP临港特色产品集散中心、RCEP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样板区、RCEP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RCEP跨境电商先行区、RCEP区域金融总部集聚区),提升台州对外开放能级。1-11月,台州市市场采购贸易出口17.9亿美元,出口额在全省新批试点中排名第一;台州跨境电商活跃店铺已达3321家,较去年同比增长51.64%。

二、让内贸外贸“活”起来,打造长三角供应链管理节点

加大制度性开放探索,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内外贸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放大开放节点功能。在全国率先出台内外贸一体化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强化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着力破除内外贸制度壁垒。与宁波、温州等地签订城市合作协议,在产业、创新、制度、服务等领域探索试验,共同打造跨区域协同发展高地。目前,台州入选为全省唯一“数字化改革双循环任务试点”;台州云展会平台等4个项目被省商务厅评定为数字贸易应用场景先行示范点;中非经贸港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列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12家企业列为省首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培育企业,椒江区(缝制装备)、玉环市(汽摩配)两个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列入省首批15个试点培育产业基地名单;与上海、江苏、安徽、四川、云南等19个省(市)100多个地区开展“跨省通办”合作,实现与长江经济带地区的11个省(市)全覆盖。

三、让市场人气“旺”起来,打造区域性消费节点

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以促进消费激活内生增长动能。出台《台州市推动商贸业提质扩容和促进消费若干意见》,对商贸企业培育、乡村商贸发展及促进消费活动等予以奖励扶持。发布全国首个放心消费城市建设与管理地方标准,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积极构建高品质步行街、智慧商圈、夜间经济集聚区等消费新场景,大力培育数字消费、直播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打响台州“好制造”“好文旅”“好味道”“好农品”等系列品牌,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消费示范城市。目前,已举办“台州进口商品嗨购节”、台州国际车展、台州特色伴手礼等促消费活动43场,推出台州旅游精品线路23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神仙居景区、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等入选省级千万级核心大景区培育名单;台州市首条省级高品质步行街(临海紫阳古街)已开街,临海紫阳古街商圈、台州南官—中盛商圈上榜省级智慧商圈试点(培育)名单。

四、让渠道通道“畅”起来,打造现代物流节点

畅通内外循环通道,增强台州在长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RCEP 走廊中的物流节点功能,构建台州在“双循环”坐标系中的区位优势。实施“四通八达”工程,放大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兼具的优势,打造到长三角中心城市2小时交通圈。出台加强外贸物流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商务、财政、发改、经信、海关、港航等部门通力合作,有效缓解今年以来外贸企业“缺箱”问题。以RCEP实施为契机,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积极对接“义新欧”班列及其供应链服务体系,形成“一带一路”流通服务新通道;依托台州优势产品,通过采供资源对接、海内外集中展贸等,构建非洲及西亚市场贸易合作新通道。目前,浙江省第一条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电气化铁路——金台铁路已在6月通车;中国首条民资控股的高铁PPP项目——杭绍台高铁将于年底通车;“物流纾困六法”(平台搭建、商邮合作、船企对接、数字赋能、运力提升)得到副省长高兴夫批示肯定;1-10月,台州市外贸出口达12.6万标箱,同比增长37%。

五、让政策服务“优”起来,打造普惠金融服务节点

以实施“营商环境建设突破年”为契机,建设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全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良性互动。聚焦企业需求、主体培育、市场开拓,出台《台州市对外贸易创新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推进境外并购的十条意见》等,推动以高端技术、人才和品牌为重点的跨境并购,为跨国并购、对外贸易、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立全国首个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在全国率先启动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改革试点,成立全国首家动产质押金融服务平台,在浙江省首创“抵息券”;紧密结合RCEP签署和贸易风险防范开展宣介培训,加强小微企业出口风险保障,搭建全市小微出口企业统保平台。目前,台州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已累计担保授信金额543.7亿元、服务市场主体3.11万家,“抵息券”已累计发放金额达1亿多元、惠及企业2.7万家,中信保统保平台台州投保企业已达2630家,已培育出口超1亿美元的外贸生产型龙头企业10家、出口超4000万美元的贸易型龙头企业12家。

六、让台州品牌“立”起来,打造创新产业节点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殷切嘱托,持续推动企业产品创新研发、品牌迭代升级,重塑台州配套条件好、供应链全、产业集群大的制造业生态。重点培育汽车、医药健康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争创泵与电机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以数字赋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工业、智能基础设施、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加速提能升级。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线上线下融合,线上充分发挥“云展会”平台功能效应,线下整合台州好产品商城平台、商家平台等资源,建设台州好产品展销中心,提高台州产品国际影响力。目前,台州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产品已达299个;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已合作共建“台州制造数字化赋能中心”;1—11月,已自行举办27场线上专场对接会,累计组织本地企业参展1123家、境外采购商参展2001家;线下举办台州(黄岩)电动车及零部件展览会等活动18场,成交额累计30亿元以上。

(台州市商务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