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三个“加快打造”,进一步助推全区高质量赶超发展 |
||
|
||
2021年吴兴区商务局将围绕“加快打造长三角高质量项目集聚地、加快打造浙北新型贸易中心、加快打造商贸促国内大循环新格局”进一步加快全区高质量赶超发展步伐。 一、聚焦“大项目”招引落地,着力突破重大制造业项目。一是优化队伍架构。进一步优化现有选商引才体制机制,设立“9+1”的选商引才分局队伍,开展产业精准选商引才;挂牌成立长三角(吴兴)选商引才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化、市场化选商引才。二是提高项目门槛。聚焦大项目招引,特别是重大制造业项目,重点紧盯符合申报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项目投资3亿元以下项目不单独供地;把好项目准入关,出台《吴兴区项目签约预审办法》,进一步强化招引质效,提高签约项目质量,原则上2021年新签约独立选址项目必须经预审通过后方可签约。三是注重招商质效。一方面建立“1+N”的“链长制选商引才”体系,协调解决选商引才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推动吴兴现有产业链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进一步谋划资本招商、金融招商,以产业基金或者市场化投资合作模式,由其推荐优质项目落地吴兴,用投资带动产业落地,积极推进优质项目投资和产业落地工作。四是强化管理创新。打造吴兴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融合集招商员日常打卡、项目管理、政策文件查询、招商资源地图、全区招商地块、楼宇等资源信息展示及项目进展情况为一体的招商引资信息系统,实现项目招引的数字化管理,实现招商引资项目网上全程追踪。 二、精准“稳外资”工作路径,重点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一是聚焦路径创新扩大外资规模。积极利用区城投、产投、交旅投、经开建投等平台的金融投资优势,打通境外设立SPV公司发行境外债。利用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金融通道。加强银企合作,指导华祥高纤、中跃纺织等有实力的外向型企业尝试开展内保外贷业务,扩大外资利用规模。二是聚焦项目集聚打造特色集群。在当前要素紧张的大环境下,加大与德勤、毕马威等四大国际投行机构、国际行业协会及中介合作,加快引进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和辐射性的世界500强等高质量重大外资项目,打造产业集群,三是聚焦机制健全形成招引合力。建立外资招引、管理、服务一体化网上平台,对外资项目信息全程跟踪对接,对已有外资企业强化服务,通过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以商引商。 三、围绕“稳外贸”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进市场采购试点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力量,通过本土培育和外来引进,加快供货商、采购商、外贸公司等各类主体集聚,搭建市场采购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全流程服务,力争年内新备案市场采购贸易经营主体150家以上,全市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达到150亿元以上。二是着力优化提升外贸产业结构。提升打造纺织服装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特别是依托现代物流装备产业园建设,加快物流装备产业集聚,力争全区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突破40亿元,出口份额达到40%以上,努力申创物流装备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动吴兴外贸高质量发展。三是持续壮大外贸生产企业队伍。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积极搭建防风险平台、政策服务平台,强化出口信保和涉外法律支持,实行出口专班涉及企业政策问题线上、线下快速响应。全年培育生产型外贸实绩新企业40家以上。四是创新开展“双线”展会拓市。搭建拓市场平台,区级展会目录扩大至100个以上,实行童装、美妆等特色产业抱团参展、统一宣传。与香港贸发局等权威机构开展经贸领域战略合作,建设数字外贸展览平台,助力企业国内国际双循环。 四、紧盯“商贸市场”工作特色,着力提升商贸发展格局。一是提档扩容打造供应链。纵深推动美妆、童装等重点特色产业转化,构建全产业供应链,排摸完善供应链重点潜力企业库,培育新一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龙头企业、示范企业。二是提标聚力点亮夜经济。研究修订中心城区新经济新业态十二条商贸相关特别是消费相关帮扶政策。统合推进夜间经济试点、进一步提档升级商业集聚区,挖掘打造一批市、区级新地标,打造“一镇一品”特色。三是提质创新做活老字号。挖掘新生动力,实施老字号振兴计划,重点依托道场老字号食品园区打造老字号文化展示、产品研发中心。 五、锚定“数字经济”工作重点,强化提增电商量质水平。一是不断争先创优,申报“两新”。争创全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县区和美妆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同时深化纺织服装童装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争取获得省商务厅专项激励。二是提升承载能力,打造“两园”。重点建设市区共建的吴兴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吴兴海关监管场所。三是加强氛围营造,筹办“两会”。召开全市数字经济新服务现场会,展示吴兴作为中心城区在数字商贸、数字文旅、数字学习、数字健康、数字交通、数字政务六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智慧场景应用打造、数据中台和驾驶舱建设、精密智控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四是不断完善政策配套,出台“一策”。制定融合电子商务、跨境综试区建设、数字生活新服务、电商衍生业态发展需求的电商新政,增强电商政策的给付力度和覆盖面。 六、把握“粮食安全”总体要求,全力做好三稳三保。一是提升链条稳粮食。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推进放心粮油示范店创建和优质粮食工程工作,继续支持尹家圩合作社等区内粮食企业及种粮大户的发展,加速吴兴粮食全系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二是完善体系稳物资。做好防疫、防汛、防台物资准备,全面梳理完善应急物资预案,健全定期巡查制度,适时组织开展演练,严格核查物资储备实时情况。三是强化监管稳安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重点行业管理,确保重点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全覆盖。 七、创新“合作服务”工作举措,持续深化贸促对外开放。一是加强联络合作。做好与上级贸促机构及各部门的联系合作,通过组织开展外经贸法律培训、研讨会、推介会等国际经贸交流活动,提升企业国际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二是加大服务力度。向企业宣传贸促会的展览、联络、法律等相关职能及相关稳外贸政策,提高信息传送的速度和精准度,助企应对经贸风险。三是抓好市场主线。依托跨境综试区试点和市场采购方式试点叠加红利,鼓励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实现线上销售和出口,持续推进外贸新业态的发展。 (湖州市贸粮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