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温州商务物防前期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建议

发布日期:2022-03-17 15:5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州市商务局

自3月9日以来,全市商务系统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按照市防控办工作提示单和紧急通告要求,高效联动,密切与卫健、市监、邮管等部门和街镇村社网格员的协作配合,紧急排查涉韩进口商品企业,并按职责分工做好指导、督查等工作,从严从紧全面加强进口物品防控工作。现将近日工作落实情况及下步工作建议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局主要负责人成立商务物防工作指挥部和全市商物防专项工作组,专人专岗负责,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分管领导带队参与市物防专班实体化运作,抽调骨干力量下沉潘桥街道进行支援;二是联合市监、邮政管理、卫健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部署落实;三是动员组织全市商务部门,密切与卫健、市监、邮管等部门和街镇村社网格员的协作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指导、督查、抽查、暗访工作。

(二)精准排摸核查。建立分色分类管理法,迅速高效开展商户信息排查工作,对信息错误或失联进口商品商户标注“黄色”,对已停转业商户标注“绿色”,对营业但不销售进口商品商户标注“蓝色”,对营业且销售进口商品商户标注“红色”,精准做好源头管理:一是对前期公安部门反馈的470家涉及海淘的网店信息,进行再一次排查,核实是否涉及重点高风险国家;二是排查全市跨境电商平台,督促、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要求其制定平台防疫工作预案和动态管控措施,建议其配合国际邮快件消毒、静置的要求,暂时调整送达时限规则和考核评价标准,推动平台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来精准提醒商家和消费者注意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引导平台必要时暂缓来自高风险国家地区的进口货物订单(尤其是与本次疫情发生密切关联的国家地区的进口货物),并将信息同步给平台内相关经营者;三是排查涉高风险国家进口商品商户,根据防控办请示单和紧急通知精神,对涉韩、涉新杭派商品排摸。截至3月11日,共排查商家18771家,其中经营进口商品商户220家,经营韩国商品商户43家,其中涉及韩国服装店铺8家,封存服装7家,消杀到位35家;涉及其它韩国商品店家35家,封存29家,下架28家,消杀到位23家。发现涉及新杭派市场商品店家1家;对于暂时无法联系的6家商户信息反馈属地防控部门予以核实。现已会同其它相关部门安排专人对相关商户开展上门检查督导,落实消杀,防范病毒“物传人”风险;四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场超市进口商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市商务系统做好商超进口商品管控工作,市商务系统共出动274人次,对44家商超进行排查,共排查到韩国进口商品2085件,均已经下架。

(三)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公众号和组织商协会、龙头企业转发等多种形式,发布省市县权威疫情防控信息,发布行业倡议,引导商户落实主体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市民尽量减少从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邮购、快递物品;邀请记者跟随商务部门开展督查并同步进行报道,在内强素质同时外树形象,强化商务防疫工作社会效益。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大型商超进口商品、流通型外贸公司进口商品管理。为贯彻落实省疫情防控办印发的《浙江省商场超市进口商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试行)》要求,认真做好商超进口商品的疫情防控工作,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做好严格“三证一码”源头追溯、严格入库储运过程管控、加强销售经营管控、严格从业人员日常健康监测等各环节防控工作。

(二)协助市监等部门开展全面排查。密切与属地防控办、市监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对各街镇村社网格员排摸、报送的商户信息进行细致、认真、全面排查,对其中相关的海淘、微商、代购等商户做好核查、跟踪和反馈工作,协助市监等部门全力摸清辖区海淘商户“家底”,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物,形成管控闭环。

(三)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市场、企业、个人职责义务,对进口商品实行专区销售,鼓励对内包装进行预防性消毒,鼓励消费者进行购买登记。另一方面要压实部门、属地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方案,编写下发基层工作手册,强化对街道、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落实进口商品风险防控有力措施。

(四)强化宣传引导力度。在实际工作中继续强化宣传意识,通过媒体、协会等转发市县权威防控信息,在宣传引导市民配合加强进口物品防控、即尽量减少从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邮购、快递物品的同时,强化商务工作的社会效益。

(温州市商务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