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 > 工作动态 > 行业动态

2024年全省散装水泥运行分析第一期

发布日期:2024-01-24 09:3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散装中心


 

 

 

 

1

593

 

O年一月十六日

 

 

坚定信心 开拓前行

行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3年度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

预拌砂浆行业运行分析

         

2023年,全省散装系统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省商务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心全意谋划行业发展,凝心聚力狠抓工作落实,打好全省散装水泥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组合拳,使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散装水泥量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1.水泥散装率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二名

散装率超过90%

序号

县(市、区)

散装率(%


序号

县(市、区)

散装率(%

1

桐庐

99.72

6

慈溪

91.35

2

海盐

96.15

7

长兴

91.09

3

德清

96.08

8

嘉善

90.62

4

桐乡

94.91

9

柯桥

90.28

5

海宁

91.86




散装率80-90%

序号

县(市、区)

散装率(%


序号

县(市、区)

散装率(%

1

庆元

89.72

7

平湖

87.58

2

宁海

89.55

8

建德

87.02

3

象山

89.35

9

临安

86.74

4

上虞

89.07

10

嵊州

85.08

5

余姚

88.95

11

安吉

84.30

6

富阳

88.57

12

江山

82.85

散装率70-80%

序号

县(市、区)

散装率(%


序号

县(市、区)

散装率(%

1

诸暨

79.55

3

常山

78.43

2

缙云

79.06

4

婺城

72.20

2023年,全省水泥散装率86.65%,同比提高0.77个百分点,超额完成水泥散装率86.00%的指导目标,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二名。其中,列入散装率考核的8个设区市散装率依次为嘉兴93.96%、湖州93.00%、宁波90.06%、杭州88.51%、绍兴85.19%、丽水79.72%、衢州79.61%、金华70.31%5县(市、区)排名见下表:

2.散装水泥供应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1水泥产量和散装量情况。全省水泥产量12624.19万吨,保持全国前列,同比减少296.01万吨,下降2.29%。近五年增长率分别为:2018年增长8.65%2019年增长10.97%2020年下降2.12%2021年增长0.90%2022年下降5.11%

散装水泥供应量10939.14万吨,全国前列,同比减少156.91万吨,下降1.41%,较水泥产量的同比增长率高出0.56个百分点。近五年增长率分别为2018年增长8.93%2019年增长13.50%2020年增长2.42%2021年增长2.49%2022年下降4.55%

2散装量超千万吨的市和超百万吨的县(市、区)况。列入散装量考核的8个设区市,除绍兴、丽水外,其余6市均超1000万吨,分别是嘉兴2221.50万吨、衢州1571.46万吨、杭州1467.54万吨、宁波1465.61万吨、湖州1431.05万吨、金华1003.42万吨。散装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宁波6.37%、杭州2.07%、嘉兴-3.28%、衢州-3.58%、金华-6.30%、湖州-9.06%绍兴-12.17%丽水-18.46%县(市、区)排名见下表:

散装量超800万吨以上县(市、区)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万吨)

1

桐乡

1001.10

散装量超700-800万吨县(市、区)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1

江山

779.10

3

建德

730.50

2

海盐

773.94


4

兰溪

713.50

散装量超500-600万吨县(市、区)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1

德清

566.94




散装量超400-500万吨县(市、区)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1

象山

492.24

3

常山

472.95

2

长兴

486.42

4

富阳

402.93

散装量超300-400万吨县(市、区)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1

宁海

337.04




散装量超200-300万吨县(市、区)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1

嘉善

247.93

3

余姚

243.48

2

诸暨

246.83

4

婺城

240.29

散装量超100-200万吨县(市、区)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序号

县(市、区)

散装量    (万吨)

1

临安

166.46

4

桐庐

152.52

2

缙云

162.32

5

上虞

133.11

3

龙游

158.27




3.重点县(市、区)散装水泥供应量增长较快

富阳、建德、余姚、海盐、桐乡、德清、长兴、诸暨兰溪、江山十个水泥重点县(市、区)水泥产量6843.11万吨,占全省总量54.20%,占比提高0.51个百分点;散装水泥供应量6174.21万吨,占全省总量56.44%,占比提高2.09个百分点。详见下表:

十个水泥重点县散装量同比增长排序

序号

重点县

增幅(%


序号

重点县

增幅(%

1

余姚

260.75

6

兰溪

-1.53

2

江山

1.31

7

建德

-2.80

3

长兴

-0.64

8

海盐

-5.41

4

德清

-0.90


9

富阳

-8.67

5

桐乡

-0.94


10

诸暨

-10.04

4.列入使用量考核的三个市散装水泥使用量增加

温、台、舟三市散装水泥使用量2308.16万吨,同比减少168.06万吨,下降6.78%。其中:温州1123.21万吨,同比减少202.88万吨,下降15.29%;台州1013.36万吨,同比增加39.90万吨,增长4.09%;舟山171.59万吨,同比减少5.16万吨,下降2.91%

5.列入统计范围的散装水泥中转出库量增长明显

全省列入统计范围的10个散装水泥中转库,出库量428.67万吨,同比增加130.35万吨,增长43.69个百分点。

(二)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产量小幅下降

1.预拌砂浆完成情况

全省162家预拌干混砂浆生产企业,预拌干混砂浆产量1554.54万吨,同比减少281.94万吨下降15.35%,位居全国前列。分市排名情况如下:

预拌干混砂浆产量前五名

序号

产量(万吨)

全省占比(%

1

杭州市

274.76

17.67(占比下降3.24%

2

嘉兴市

221.01

14.21(占比提高2.06%

3

宁波市

218.65

14.06(占比下降2.37%

4

金华市

213.32

13.72(占比提高4.76%

5

绍兴市

184.27

11.85(占比提高1.03%

预拌干混砂浆增长率超全省平均水平

序号

增长率 %


序号

增长率(%

1

金华市

28.69

4

嘉兴市

-1.63

2

24.09

5

-5.35

3

19.81

6

台州市

-6.39

2.预拌混凝土完成情况

全省741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预拌混凝土产量2.97亿立方米,同比减少104.69万立方米,下降0.35%,位居全国前列。分市排名情况如下:

预拌混凝土产量前五名

序号

产量(万立方米)

全省占比(%

1

杭州市

5256.27

17.70(占比减少4.03%

2

宁波市

5180.16

17.45(占比提高1.30%

3

温州市

3371.46

11.35(占比减少0.46%

4

嘉兴市

3368.32

11.34(占比提高0.22%

5

金华市

3076.71

10.36占比提高2.69%

预拌混凝土增长率超全省平均水平

序号

增长率 %


序号

增长率(%

1

衢州市

12.09

5

丽水市

7.13

2

宁波市

11.99

6

3.01

3

金华市

10.30

7

嘉兴市

0.95

4

湖州市

9.30




(三)全省水泥制品情况

2023年,全省水泥制品各类指标平稳运行。全省建筑工程预制构件产值共计325.66亿元,使用混凝土2398.19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959.26万吨。

其中,纳入统计的混凝土企业154家(不含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同比减少5家,减少3.14%;产值243.36亿元,同比下降11.74亿元,下降4.6%;生产水泥制品所用混凝土2020.68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808.26万吨。纳入统计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建,生产企业69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楼板、楼梯、异形构件、墙板,产值达82.3亿元,使用混凝土377.51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151万吨。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全省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节能减排绩效显著:共节约标准煤574.09万吨,节省水泥用量1379.43万吨,减排粉尘109.94万吨、二氧化碳492.26万吨、二氧化硫0.36万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废渣)5346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49.23亿元。

二、行业运行分析

(一)主要量率指标情况

1.散装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全省继续深入贯彻《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全面实施《浙江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十四五”发展规划》,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咬定青山不放松,想方设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多措并举推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健康发展,水泥散装率稳步提高,超额完成了2023年度目标任务。

2.水泥产量及散装水泥供应“双下降”

全省水泥产量增长率:一季度增长2.99%截至二季度下降0.44%截至三季度下降2.64%截至四季度下降2.29%。全省散装水泥供应量增长率:一季度增长14.79%截至二季度下降0.33%截至三季度下降1.63%截至四季度下降1.41%从数据上可以,两项指标均一季度开始快速增长后逐季回落。主要原因:1政府扶持。2023一季度虽然进入建筑业传统淡季,但是由于进入后疫情时期,企业和施工工地在恢复开工,而上一年春节因为疫情原因导致企业停工停产是需求下滑。后亚运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放缓浙江新农村建设步入尾声,房地产行业水泥需求大幅减少,加上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缩减导致水泥需求量较去年下滑是外来水泥冲击。仅浙江区域来看,水泥产能过剩情况并不明显,但由于往年浙江水泥价格长居高位,吸引着江苏、安徽等省的水泥通过内河输入,北方地区水泥通过海运输入,这些都对浙江的水泥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是供给受限。2023年能耗双控,水泥企业碳排放指标的收紧对水泥企业生产带来不小影响。综上原因,全年水泥产量和散装水泥供应量增长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态势。

3.预拌砂浆应用工作获得新突破

预拌砂浆应用工作继续推进,全年完成1554万吨,位列全国前三甲。全省预拌砂浆工作以质量监管为基础,以培育市场主体为目标,完善标准体系,规范行业管理,全面完成清洁化生产改造,加大“双随机”砂浆检查力度;结合大气扬尘防治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引导企业提升服务,扎实推进预拌砂浆产业良性发展。

4.预拌混凝土产量位运行

在浙江经济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影响背景下,全省预拌混凝土产量仍以保持2.97亿立方米的产量,但也只是低位运行。其中,使用的散装水泥8568.84万吨占全省散装水泥供应量比例78.33%。全省预拌混凝土产量同比增长情况为:一季度负增长3.52%截至二季度负增长0.11%截至三季度负增长0.72%截至四季度负增长0.35%。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化进程放缓,行业需求收缩。十四五期间,我省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将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房地产市场整体市场也受行情拖累,回归到2015年水平。房地产行持续低迷一定程度上对预拌混凝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限制。二是预拌混凝土行业利润空间收缩。在双碳背景下,上游各项成本持续在高位运行,而需求却持续收缩,预拌混凝土行业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导致产量提升空间限。三是从区域协同发展看,衢州、宁波、金华、丽水等市增长较高,地区差距趋向均衡。全省各市统筹发展继续取得良好进展,预拌混凝土发展的均衡性特征更加显著。

2024年目标任务

刚刚过去的一年,世界从疫情中艰难走出,但仍面临冲突与对抗、衰退与分化、失序与失衡等重重挑战。2024年全省散装水泥行业面对的是机遇和挑战,各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要引导好行业企业,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应对一切挑战,破解阻碍散装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难题,推动行业朝着健康、绿色、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2024散装水泥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确保取得一批成果。强化统筹协调、督导落实,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共同推动规划实施。具体任务指标如下:全省水泥散装率目标86.50%,继续位居全国前列;预拌混凝土使用散装水泥量占水泥产量的比例目标(简称使用率)达到80%以上;预拌砂浆供应量计划目标1600万吨;农村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砂浆取得新突破。预拌砂浆进家装、信息化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安全生产、预拌混凝土清洁生产迭代升级等工作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打印关闭